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深交所披露,证监会批复同意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月镜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据贝多财经了解,明月镜片已经于11月3日再度补充递交了招股书注册稿。
公开信息显示,资料显示,明月镜片成立于2002年,主要聚焦眼镜镜片、镜片原料(树脂原料)、成镜、镜架等眼视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当前,明月镜片的法定代表人为谢公晚。
本次IPO前,明月实业直接持有明月镜片73.45%的股份,为该公司控股股东。穿透股权可知,明月镜片的实际控制人为谢公晚、谢公兴和曾少华,合计控制83.93%的表决权。
其中,谢公晚、谢公兴为兄弟关系,曾少华是谢公晚妹妹的配偶。目前,谢公晚担任明月镜片董事长一职,谢公兴为该公司总裁(总经理),曾少华曾任明月镜片副总经理等职,现任丹阳洁优执行董事。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镜片的营收分别为5.09亿元、5.53亿元和5.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4.66万元、6984.60万元和7000.4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07.19万元、6592.46万元和6345.27万元。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明月镜片营收2.72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413.1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64.69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明月镜片的资产总额为7.33亿元。
而2021年1-9月(前三季度),明月镜片的营业收入为3.8亿元至4.3亿元,同比增长1.80%至15.19%;归母净利润4100-5600万元,同比增长9.82%-50.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00-5500万元,同比增长12.80%-55.09%。
经计算可知,明月镜片的营收增长率在2019年为112.64%,而在2020年则骤降至0.23%。同期,其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8.46%、-2.32%。换句话说,明月镜片的业绩指标在2020年出现下滑的情况,2021年至今亦是如此。
据了解,明月镜片2020年业绩下滑与新冠肺炎疫情不无关系。在与同行业公司对比时,明月镜片称其2020年度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变动幅度较小,但依视路收入、净利润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疫情国际影响大于国内影响所致。
按产品来看,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明月镜片折射率1.56和1.60系列镜片产品收入3.28亿元、3.29亿元、3.17亿元和1.50亿元,占比较高。
同期,折射率1.56和1.60系列镜片销量分别为3456.51万片、2986.29万片、2527.17万片和1090.34万片,存在一定下滑。明月镜片解释称,主要为常规片品类产品销量下滑所致。
整体来看,明月镜片的盈利空间十分不俗。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镜片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4.34%、50.88%和54.95%。其中,镜片业务对其主营业务毛利的贡献最大,分别为47.9%、53.76%和56.63%。
不过,明月镜片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8.21%、14.58%和15.11%,明月镜片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0.66%、17.58%和17.58%。同期,视科新材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1.13%、25.87%和22.09%,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5.87%、30.22%和25.24%。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镜片的销售费用分别为0.77亿元、1.04亿元和1.13亿元,占比分别为15.08%、18.80%和20.87%;研发费用分别为1535.41万元、1626.62万元和1762.43万元,研发占比为3.01%、2.94%和3.27%。
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明月镜片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04亿元、1.20亿元、1.28亿元和1.21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92%、29.17%、27.20%和24.00%。
对此,明月镜片在招股书中称,虽2021年6月末略有下降,但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如果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对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正常经营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