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雷达财经

博纳老板于冬,摊上事了

2025/5/9 22:12:35 0人评论 119 次

合规是生命线。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因涉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站在博纳影业身后的电影大佬于冬卷入风波之中。

5月8日,博纳影业发布公告称,因未按规定披露与其他关联方、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其被责令改正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而董事长于冬、时任财务负责人齐志,也收到警示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

回溯于冬的创业征程,堪称一部民营电影公司的崛起史。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扎根北影厂,到辞职下海创立博纳影业,于冬开启了行业内民营电影公司发行的先河。在电影发行领域站稳脚跟后,于冬带领博纳不断拓展版图并完善产业链布局。

2010年,博纳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但后因市值被低估最终决定私有化回归A股。尽管历时5年终于在2022年成功登陆A股,但博纳影业近来股价低迷。截至5月9日,博纳影业的市值仅为60.62亿元,与光线传媒、万达电影等同行差距悬殊。

资本市场的遇冷,映射出博纳影业持续疲软的业绩表现。自2022年回归A股以来,博纳影业的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且规模逐年扩大。

今年第一季度,博纳影业9.55亿元的单季亏损甚至超过去年全年。而其主投的春节档电影《蛟龙行动》,虽然耗资巨大却仅斩获3.93亿元的票房,即便延期上映恐难收回成本。

曾经的电影行业巨头,如今面临资本与票房的双重危机。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突围之战,正考验着于冬这位行业老兵的战略智慧与应变能力。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博纳董事长于冬收警示函

5月8日,博纳影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新疆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关于对于冬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关于对齐志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合并统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新疆证监局表示,经查,2022年,博纳影业及其子公司以支付信托理财款等形式,通过第三方向公司董事、副总裁齐志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2.1亿元,构成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023年,博纳影业及其子公司以支付信托理财款等形式,通过第三方向于冬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共计2.61亿元,构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截至去年12月末,上述资金占用款项已归还。但博纳影业未按规定披露与其他关联方、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新疆证监局表示,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雷达财经通过博纳影业发布的财报了解到,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于冬。目前,于冬还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其系中国国籍,并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

截至去年年末,于冬直接持有博纳影业20.53%的股份。与此同时,西藏祥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博纳影视基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博纳影业1.88%、0.08%的股份。天眼查显示,前述两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于冬。

新疆证监局指出,于冬作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未勤勉尽责,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同时,作为博纳影业控股股东,于冬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规定。

除于冬本人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齐志作为公司财务负责人,未勤勉尽责,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也负有责任,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另外,齐志作为博纳影业的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的规定。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定,新疆证监局决定对博纳影业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同时,新疆证监局还决定对于冬、齐志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

对于此次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一事,博纳影业表示,公司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的问题,将充分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公司及相关人员将严格按照新疆证监局的要求,积极落实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博纳影业强调,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北影厂走出的电影大佬,在资本市场屡屡受挫

受此次风波的影响,站在博纳影业身后的于冬不可避免地被再次推到公众的视线之中。

事实上,相比其他行业的诸多商界精英,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的多位资深电影大佬,如光线传媒掌舵者王长田、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原万达电影董事长曾茂军等,大多都有着不低的曝光度,而身为博纳影业一把手的于冬也是如此。

1971年,于冬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毕业后,他怀揣对光影艺术的热爱踏入北影厂。凭借过人的沟通天赋与不懈努力,这位从实习生起步的年轻人迅速脱颖而出,获得时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的赏识,成为该厂史上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在北影厂的这段工作经历,如同一场深入电影产业肌理的沉浸式学习,让于冬对电影行业的运作规律、市场逻辑有了极为深刻的理解与切身的感悟。

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北影厂等多家国企整合组建成立中国电影集团,于冬的工作关系随之转入中影。然而,就在这一年,28岁的于冬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铁饭碗”的体面工作投身商海创业。

在此背景下,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随之问世。这家公司不仅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更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首张电影发行牌照,博纳借此开启了中国民营电影发行的新纪元。

创业初期,受制于资金规模,博纳影业只能从低成本发行项目起步。但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与卓越运营能力,于冬带领着规模并不大的小团队,通过成功发行《我的兄弟姐妹》《和你在一起》《天脉传奇》等影片,一步步在中国电影发行领域站稳脚跟。

尤其是在香港电影内地发行市场,博纳影业更是一度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形成“垄断”之势,于冬的名字也因前述这些显赫战绩在行业内声名鹊起。

不满足于单一发行领域,于冬此后进一步彰显出自己的“野心”,他带领博纳影业向电影制作和院线建设等领域拓展,不断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2010年12月,博纳影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影视传媒第一股”。上市当日,巩俐、袁莉、施南生等一众影视界名流齐聚敲钟仪式,与于冬一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然而,头顶耀眼光环的博纳影业,在美股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市值表现长期处于低位。在于冬看来,博纳影业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他甚至还曾向王长田、王中磊等同行发问道,“你们觉得博纳和华谊、光线的差距真的能有10几倍吗?”

2016年4月,博纳影业完成私有化交易,正式从美股退市,并在之后踏上回归A股的征程,但博纳影业冲击A股的道路也充满坎坷。2017年10月,博纳影业首次向深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但直到2022年8月,博纳影业才终于在深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完成了这场耗时五年的资本长跑。

不过,登陆A股资本市场后,博纳影业近期的股价表现却再度陷入低迷。截至5月9日收盘,博纳影业报4.41元/股,其最新股价不仅远低于15.23元/股(前复权)的高点,甚至都比不上其上市之初5.03元/股的发行价。

目前,博纳影业的最新市值仅为60.62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节档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赚得盆满钵满的光线传媒,最新市值高达545.94亿元,约为博纳影业的9倍。

而被卖身给新晋影视大佬柯利明的万达电影,最新市值达225.12亿元,是博纳影业的3.7倍。就连近年来过得十分“不顺”的华谊兄弟,其目前67.42亿元的市值也领先博纳影业。

回归A股连年亏损,博纳影业“压力山大”

在资本市场遭受“冷眼”的背后,是博纳影业近年来难掩颓势的经营困局。

财报显示,自2022年回归A股以来,博纳影业的营收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其营收从2022年的20.12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14.61亿元,年同比降幅分别达35.6%、20.06%、9.12%。

更让博纳影业倍感压力的是,博纳影业在这三年间长期身陷亏损泥沼。2022年至2024年,博纳影业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0.76亿元、5.53亿元、8.67亿元,且亏损规模呈现出逐年不断扩大的趋势。

对于去年业绩下滑的情况,博纳影业表示,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全国电影总票房下降,导致公司电影院业务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较2023年有所下滑。

而博纳影业并不乐观的业绩窘况,一直延续到了2025年。今年第一季度,博纳影业虽然营收同比增长近两成达到5.25亿元,但其单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却飙升至9.55亿元,甚至超过2024年的全年亏损规模。

对此,博纳影业解释称主要系本期电影票房表现较上年同期减少,成本较高导致利润减少所致。据悉,上半年,博纳影业主投的最为重磅的电影作品,当属由曾执导过《红海行动》的知名导演林超贤带来的《蛟龙行动》。

不可否认的是,于冬对于《蛟龙行动》曾寄予厚望。在去年的北影节相关论坛上,于冬曾透露,《蛟龙行动》是2024年中国电影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投资规模不逊于好莱坞。于冬还坦言,博纳将现金流集中到了这部影片上,以至于不得不暂时搁置其他中小成本影片的制作。

据博纳影业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2023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17.93亿元、6.69亿元。但到了去年年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剩2.46亿元。

另有不少媒体报道称,《蛟龙行动》的投资约为10亿元(未得到官方证实)。按照电影行业的惯例,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通常需要达到其制作成本的3倍才能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换言之,《蛟龙行动》或需斩获30亿+的票房,才有望回本且实现盈利。

然而,该片上映后的票房表现远不及预期。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蛟龙行动》仅斩获3.93亿元的票房。在今年春节档同期上映的六部影片中,《蛟龙行动》的票房惨遭垫底。

尽管于冬起初曾信誓旦旦地表态称《蛟龙行动》绝不会撤档,但在远不及预期的票房数字面前,《蛟龙行动》最终还是决定“将在充分听取广大观众建议的基础上,制作一部特别版,择日再与观众见面”。

有电影从业者告诉雷达财经,在经历了今年春节档的全民狂欢后,国内电影市场宛如昙花一现后续陷入一片死寂。就连往年被视作全年重要档期之一的五一档,最终交出的整体大盘成绩也十分惨淡。对于博纳影业而言,其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

前述人士进一步指出,外部层面,观众对影院观影的热情持续减退,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通过流媒体或短视频平台获取娱乐内容,这直接冲击了博纳旗下影院及院线的营收。

内部层面,曾为博纳立下汗马功劳的主旋律电影,如今也失去了往日的票房号召力。随着市场同类作品扎堆,观众已出现明显的审美疲劳。如今,即便重金打造的主旋律巨制,也难以重现昔日的票房神话,博纳影业赖以生存的电影业务盈利空间正被不断压缩。

作为中国民营电影发行的开拓者,于冬接下来能否带领博纳影业走出资本与业绩的双重寒冬?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

上一篇:73亿“甩手掌柜”蒋伟,被立案调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