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在联想集团科创板上市一事保荐未尽责,中金公司以及5名责任人被证监会监管谈话。
12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及王晟、孙雷、赵沛霖、幸科、谢晶欣采取监管谈话监管措施的决定,主要涉及联想集团的科创板IPO保荐相关事宜。
经查,相关主体在保荐联想集团(发行人)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联想集团科创属性认定履行充分核查程序,主要依赖发行人提供的说明性文件得出结论性意见,相关程序及获取证据不足以支持披露内容,未能完整、准确评价发行人科创属性。
据贝多财经了解,上交所于2021年9月30日受理了联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根据申请文件,联想集团拟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00亿元。但在10月8日,联想集团便撤回了申请,期间不过一个交易日。
此后,联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其在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后,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招股书中的财务信息可能会在申请的审阅过程中过期失效。同时,谨慎考虑最新发行上市等资本市场相关情况后,决定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有分析认为,联想集团的研发占比不满足科创板上市的要求。不过,联想集团在报告期内的累计研发投入为337.58亿元,远远超过6000万元(注: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人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在5%以上或者最近3年研发投入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与之对应的是,截至3月31日的2019财年、2020财年和2021财年,联想集团的营收分别为3423.83亿元、3526.76亿元和4116.2亿元,研发投入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和120.38亿元,占各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8%、3.27%和2.92%。
事实上,联想集团也在其披露的招股书中表示,其选取了“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符合科创属性相关指标要求中对于最近三年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以及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等要求。
本次冲刺科创板上市,联想集团拟将本次募集资金的55%用于“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项目”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应用项目”等,10%用于产业战略投资项目,35%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等。
而此次证监会对中金公司下发的处罚决定则显示,“依赖发行人提供的说明性文件得出结论性意见,相关程序及获取证据不足以支持披露内容,未能完整、准确评价发行人科创属性”。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是对中金公司以及联想集团冲刺科创板上市的“打脸”。
除了联想集团外,曾有多家科创公司在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后,但在经历问询后撤回。此外,也有部分公司撤回申请后选择了重新排队。根据规定,科创板被终止发行6个月后,发行人可以再次提出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