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60岁的俞敏洪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是在新东方最难的时候坚守阵地,还是黯然退场,俞敏洪目前显然选择了前一个选项。
政策之下,俞敏洪承受着不小的业绩压力。2022财年前三季度,新东方营收25.81亿美元,同比下降15.8%;经营亏损达到8.7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2.2亿美元的情况,新东方由盈转亏。
“商场失意”的俞敏洪,不时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分享感悟,还与罗永浩、李国庆一样在平台开通直播。有网友调侃,“直播间成了失意企业家的收容所”。
虽然已近法定退休年龄,但俞敏洪并没有扔下新东方不管。
新东方业绩由盈转亏,教培中心变酒店
“双减”靴子落地后,以教育为主营业务的新东方受到较大影响,业绩也遭受重创。从财报数据来看,新东方目前仍未能找到新的、有成效的突破点。
财报显示,2022财年前三季度新东方共录得25.81亿美元的营收,较上一财年同期下降了15.8%;经营亏损达到8.7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2.2亿美元的情况,新东方由盈转亏;前三季度的经营利润也从上年同期的7.2%下滑至-34.0%。
单季来看,2022财年第三季度新东方营收达6.14亿美元,同比下降48.4%,而这一数据也是新东方近五年来同期的最差表现。此前2018财年至2020财年第三季度的同期,新东方营收分别为6.18亿美元、7.97亿美元、9.23亿美元、11.9亿美元。
在还没有寻到新的、有效的利润增长点之时,缩减规模、节约成本就成了新东方当前维持公司正常运营的选择之一。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新东方线下学校和学习中心的总数为847间,相比上一年同期的1625间,减少了778间。新东方通过缩减将近一半的线下学校和学习中心的数量,来减轻自身的压力。
新东方执行总裁及首席财务官杨志辉指出,2021财年上半年,公司因关停学习中心涉及到终止租约及裁员,也因此产生了多项一次性的支出,但杨志辉认为,因重组造成的损失是暂时的。
因重组导致的设施和员工数下降,也导致新东方的经营成本及开支明显减少。2022财年第三季度,新东方的经营成本及开支为7.55亿美元,同比下降30.6%。其中,营收成本为3.73亿元,同比下降30.9%;销售及营销方面的支出为9370万美元,同比下降40%;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89亿美元,同比下降26.6%。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透露,过去两个财政季度为配合相关政策,新东方已经完成业务和运营重组,未来新东方的纯线上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也会继续为成人和大学生的在线教育提供更先进和多元的服务。
目前新东方剩余的主要业务为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该业务在2022财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15%,针对成人和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也提升了59%。
面对传统强势业务的萎缩,新东方还在做着各种新商机的探索。新东方表示自己正在非学术辅导、智能学习系统与设备、游学研学营、教材和数字化智能学习解决方案,以及专升本考试准备等业务方面做着积极的尝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东方在延庆的一家培训中心,如今已成对外开放的酒店。据俞敏洪透露,该酒店名叫“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是新东方三年前买下的四星级酒店,新东方主要将其用于培训内部讲师及管理者,原本并不对外开放,因业务压缩,该酒店后来也向外界开放了大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散客。
据了解,冬奥会举办期间,该酒店因环境尚可还被相关部门选中,成为了冬奥会期间专用的酒店,用于接待冬奥会的服务人员等。冬奥会结束后,俞敏洪还举行了表彰活动,对冬奥会期间坚守在该酒店相关岗位的内部员工表示感谢。随着冬奥会的结束,酒店解封后继续面向外界营业。
对于当下的现况,俞敏洪却仍旧充满信心,“此时此刻,团队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我能做的,就是把信心给大家。哪怕是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直播间成失意企业家的收容所?
近段时间以来,“商场失意”的俞敏洪频繁在其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还不定期在直播平台直播。据雷达财经统计,仅仅上周俞敏洪就进行了五次直播连线。
4月19日,俞敏洪与尹烨对谈;4月21日,俞敏洪又应中国教师基金会邀请,举行了长达两个小时左右的在线讲座;22日晚上,俞敏洪与李国庆连线;4月23日,冯仑与俞敏洪又约好做一场读书对谈;同天晚上,俞敏洪还邀请了《爸爸与小孩》的作者赵洪云进行对谈。
这其中在网络上掀起较大声量的,还属俞敏洪4月22日与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的一次直播连线。据悉,当天李国庆邀请俞敏洪一起卖他写的书,但俞敏洪表示卖书不重要,两人可以聊聊人生。这次直播过后,不少媒体、网友将直播时的片段进行截取分享,相关话题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
雷达财经注意到,俞敏洪与李国庆二人身上还有些许相似点。两人同为北大毕业,俞敏洪经历三次高考后于1980年考入北大西语系,李国庆则是北大83级的学生;俞敏洪与李国庆还分别将自己创建的品牌新东方、当当打造成上市公司;但目前二人的近况却都各有难处,一个面临“双减”政策的压力、前途未卜,一个却闹出抢公章的“夺权大戏”。
此外,前述二人还都不时开通直播,此前曾在新东方任教、后兵败锤子科技的罗永浩,也早早于2020年4月便入局直播。有网友调侃,“直播间成了失意企业家的收容所”。不久前网传罗永浩调侃俞敏洪转行做主播,罗永浩后续对此回应称,有些人喜欢煽风点火、造谣传谣。
22日的直播,李国庆还cue到了罗永浩。李国庆向俞敏洪发问“罗永浩在你们那儿是被开除的吗”,俞敏洪对此予以否认,表示罗永浩是自己走的。俞敏洪认为,当有创业思想的人愿意出去创业时是不能阻止的,他们在新东方最多是优秀的老师或管理者,但出去后能做成优秀的创业公司或上市公司。
去年12月28日,俞敏洪宣布推出“东方甄选”这一品牌,正式开启农产品带货之路。眼看抖音“带货一哥”罗永浩即将淡出直播回归科技行业,俞敏洪迟迟入局的直播带货,战绩却被“前下属”远远甩开。
2021年罗永浩所属的交个朋友直播间实际支付销售额达50亿,位列抖音直播带货第一,而罗永浩入局直播的首日,更是创下首秀3小时总支付交易额超1.1亿元的辉煌战绩。
据新抖数据显示,作为新东方开启农产品带货新尝试的东方甄选,自去年12月28日后开播两月左右的时间里,累计带货商品数为335件,累计销售额仅454.76万元。相比罗永浩,俞敏洪东方甄选的直播成绩显得尤为一般。
有观察人士指出,俞敏洪频繁发文、直播并与其他好友连线,成了企业界里的“网红”,而这或是其帮助新东方增加曝光度、自救的方式之一。目前,新东方的传统业务受到较大限制,卖书、卖农产品成为俞敏洪困境之下的其中一条出路,而直播带货需要的便是流量和曝光度,俞敏洪的频繁露面,可以使其保持话题度,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助其直播事业进一步发展。
肩负重担,俞敏洪不敢“下课”
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的规定,我国男性职工的现行退休年龄是60周岁。
事实上,1962年出生的俞敏洪年近60岁,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花甲之年的俞敏洪,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已年龄不小的事实。
4月12日,俞敏洪在公众号发文,文中提到“到了颐和园,特地问服务员62年出生的要不要买票,服务员说老同志了不用买。一刷身份证果然顺利通过。上次在香山,门禁提醒我老年人不用买票,还让我着实悲伤了一会。这一次已经没有悲伤了,甚至有点沾沾自喜。看来人是很容易习惯而麻木的,现在有人提醒我老,我已经不在乎了。”
放眼商界的诸多年轻“后辈”,不少都已“隐退”。1964年出生的马云相继卸任阿里CEO、董事局主席,1974年出生的刘强东逐渐将肩上的重担交给自己的干将,1980年出生的拼多多黄峥卸任拼多多CEO、董事长职务,1983年出生的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相比前述开创了一座座商业帝国的创始人纷纷从一线“退休”,俞敏洪并非没有萌生过退意。
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在一次以“疫情期间的人生思考”为主题的直播中,俞敏洪曾坦言自己已经在考虑退休的事宜,但具体的退休时间还未公开,“我做企业到现在也没太大兴趣,如果我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更大一点,未来我觉得新东方会交给更年轻一代人去做。”彼时,俞敏洪还畅想了自己退休生活的画面,自己会专注于读书、旅游以及旅游直播。
转眼间,两年时间便已过去,政策加之疫情的双重影响之下,俞敏洪却不能安心放下新东方,让其“独立长大”。今年3月,俞敏洪在公众号中再次提到,自己曾想过放弃新东方,去过养猪放羊、符合他农民气质的挑水劈柴的生活。但每当起心动念之时,新东方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考验,而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再次投身其中。
此后的4月7日,俞敏洪又大发感慨,称自己一度怀疑其自以为为了新东方所做的鞠躬尽瘁的努力,可能适得其反,成为了阻碍新东方走向下一阶段的障碍。俞敏洪的此番表态,还被外界不少人解读为其退休计划将正式提上日程。
4月12日,俞敏洪又对退休传闻做出回应。俞敏洪称,“我不是马上要离开新东方,也不是扔下新东方不管,而是希望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新东方,把新东方带向更好的发展方向。”
目前俞敏洪的日常,依然是每天到新东方上班。俞敏洪表示,因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自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需和大家紧密沟通,并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及经营方针。
俞敏洪能否在真正退休之前,为新东方指出一条明路,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