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网
作者:苑晶铭
6月2日下午,人民网发文表示,为调查互联网App的防沉迷“青少年模式”效果,人民网选取了抖音、快手、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斗鱼、虎牙、哔哩哔哩、微信、微博等10款涉及互联网直播、视频播放、游戏、社交等内容形式的App进行实测。
结果发现,微信App在“青少年模式”下,在其视频号搜索栏输入“mariguana”(大麻)会出现疑似吸食大麻的相关视频,并可以链接到游戏服务号进行游戏下载安装;爱奇艺旗下的“爱奇艺随刻”App并未上线“青少年模式”,并可以推荐低俗内容。
另外,上述十款互联网App在退出或取消设置“青少年模式”时操作的难易程度不同。
退出方式相对比较简单的是抖音、快手、虎牙、微信、哔哩哔哩、微博等。这些App只需输入账户设置“青少年模式”时的密码,就可直接退出或取消设置;在爱奇艺App上,如果想退出“儿童模式”,只要准确做出计算题即可;在抖音App、微博App上退出“青少年模式”时,需要填写注册账户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如果未成年人在退出或取消设置“青少年模式”时不知道账户注册密码,也会有相应的方法进行操作。
具体来看,哔哩哔哩、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如果在退出或取消设置“青少年模式”时“忘记密码”,需要发送邮件到指定邮箱,还需要在邮件或上传图片中出现由账号注册人手持身份证和手写说明文件的图片,操作并不简单。
在快手App上,未成年可以通过点击“忘记密码”,继而输入账户手机号获取短信验证码,进行退出或取消设置“青少年模式”;在微信App上,未成年则需要重新设置密码再进行退出或取消设置。
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6月2日,人民网发文表示,青少年模式应成互联网平台的标配。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对全国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