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金融

IPO 之后首度翻车,徽商银行业绩负增长,回归A股一拖再拖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末,数据显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8%,较上年末上升0.94个百分点。

来源:中访网

2021年已经过半,各大银行的年报数据和季度数据也纷沓而至。

前不久,徽商银行刚刚发布了2020年财报。

而这组数据也向我们透露出了一个信号:徽商银行IPO之后回归A股或如履薄冰。

数据显示,直到2020年末, 徽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2717.01亿元。其中,银行营业收入为322.90亿元,同比增长3.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5.70亿元,同比下降2.54%。

从公司全年实现的营业收入数据来看,整年数据为322.9亿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为95.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54%。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末,数据显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8%,较上年末上升0.94个百分点。

徽商银行究竟是一家怎样的银行呢?

从官网上的信息来看,徽商银行是全国第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银行是由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设立的。

2005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5月,徽商银行在南京开设了第一家省外异地的分行,开始向江苏市场挺近。

作为国内的第二大经济强省,江苏一直是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

徽商银行,傍着这个金主爸爸,自然是得益不少。

2013年11月12日,徽商银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8年以来,银行的业绩一直被业内人士看好并称赞。

2020年,徽商银行首次出现了业绩下滑。这也是徽商银行在香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的净利润下滑。

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受疫情的影响,还是另有苦衷,我们一一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在赴港上市成功后,徽商银行便开始筹谋“回A计划”,在发布2020年年报的同时,徽商银行再次披露了“回A”进度表。

进度表,让我们看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总而言之,徽商银行回A的路不好走。

2020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徽商银行在股东大会上指出:要延长A股发行议案。时间顺后延期12个月,到2021年6月29日终止。

今天是7月1日,那么,这条回A之路是否开启呢?

开启之路仍然是个未知数。为什么这么说?

就在即将开启A股之路前三个月,银行又再度发布一项公告。再次延期发股时间,时间拖至2022年6月29日。

这一拖再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在连续几次发布公告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的事情。

1、2021年4月6日,吴学民辞任董事长一职;

2、2021年1月21日,李锐峰请辞徽商银行股东监事及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3、2021年1月14日,徽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徽银理财董事长夏敏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

4、2021年1月21日,杨锦之递交辞呈,辞去外部监事;

5、2020年12月25日,因徽商银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收到安徽银保监局连开的11张罚单,其中九名相关责任人因负有管理责任被罚款5万元-30万元不等,涉及该行金融同业部、研发中心、风险管理等多个部门;

6、2020年4月21日,张友麟向辞去监事会监事长一职;

7、2019年10月25日,胡骏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高管频频离职?

是否和业绩有关?

又是什么原因,银行内部腐败不断?

我们知道回归A股,重要的是看业绩水平;而改善业绩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资源整合。而腐败背后,是否是使得业绩下滑的原因?

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盈利水平下滑、资产质量不佳,港股走低迷,回归A股也是雾里看花。

一向务实的资本市场对于徽商银行是否还会报以厚望,中访网会继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