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雷达原创

中通顺丰,谁领风骚?

雷达财经 文丨梁春富3月17、18日,国内民营快递业的两家巨头顺丰控股、中通快递,相继交出了2020年的业绩报表。从财报数据上看,两家有喜有忧。顺丰营收和利润双双大涨,业务增速甚至接近7成。而中通快递市占率扩大1.3个百分点至20.4%,仍是行业第一,也比顺丰市场份额高一倍有…

u=1070875193,812387386&fm=26&gp=0.jpg

雷达财经 文丨梁春富

3月17、18日,国内民营快递业的两家巨头顺丰控股、中通快递,相继交出了2020年的业绩报表。

从财报数据上看,两家有喜有忧。顺丰营收和利润双双大涨,业务增速甚至接近7成。而中通快递市占率扩大1.3个百分点至20.4%,仍是行业第一,也比顺丰市场份额高一倍有余,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全年净利润下跌23%。

忧的是,资本市场对于两家的业绩相当不给面子,在其公布业绩后,中通快递的美股盘后跌4%,顺丰控股港股则跌了2%。而过去一年快递行业价格战的火势不减,越烧越旺,极兔、丰网和京喜三家公司相继加入战局,给通达系带来不小的冲击。总体来看,快递江湖战局未定。

营收第一与市占率第一

3月17日盘后,顺丰控股率先交出成绩单。财报显示,顺丰2020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539.9 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归母净利润 73.3 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1.3 亿元,同比增长45.7%。

整理财报可见,顺丰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电商件业务(经济件)。财报显示,2020年,顺丰控股电商件业务实现营收441.48亿元,同比增长64%,对整体收入增量的贡献超过四成。此外,顺丰主打的时效快递业务保持增量,2020年全年顺丰时效件业务实现营收663.6亿元,同比增长17.4%。

相对于通达系,顺丰更早地投入航运、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及智能化设备,拥抱中高端客户,让其即使快递总量不及通达系,但营收和利润相当可观。但随着国内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渗透率逐渐提升,电商这块“大蛋糕”不由得令人垂涎。2019年5月,顺丰推出针对电商市场特惠专件,针对电商客户推出低价服务;2020年9月份又推出丰网产品,是顺丰体系内最便宜的产品。在经过一年多的下沉电商市场,电商件业务目前已成长为其第二大营收来源。

此外,2020年顺丰也拿到不少的“政府补贴”,全部算在了其他收益中。财报显示,2020年顺丰的其他收益为13.19亿元,而2019年为7.4亿元,增加了近6亿元。其中,税收优惠增幅最大,同比增长超200%。

 政府补贴.png

得益于电商市场的增量,顺丰2020年全年实现件量达81.37亿票,同比增长68.46%,远超行业整体增速的 31.2%。同时,顺丰2020年市占率提升2.15个百分点至9.76%,已经无限接近通达系公司的业务量。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虽然业务量上仍不占优势,但由于其更多聚焦于高端电商市场而常年在净利和营收上领跑于同业,在打开下沉电商市场会后,也在市场份额上获得了高速的增长。2020年顺丰营收占全国快递营收总额提升至17.5%,行业领先,且其2020年的营收和利润增速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了名副其实的“快递矛”。

3月18日,中通也披露财报,虽然从数据上看,中通的营收也保持了增长,但是其盈利能力却显著下降,净利润和毛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财报显示,2020年,中通实现营收252.14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43.26亿元,同比下降23.7%。对此,中通给出的解释是:主要受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以及单票价格下降幅度过大的影响。

不过,目前中通快递的市场份额超过20%,仍是行业第一,也是顺丰的一倍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25%市占率”目标,中通仍在“投资未来”。中通快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在财报中表示,规模和效率对快递业务运营至关重要,中通自早年开始已经持续关注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随业务量增长采用相称的科技。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通资本性开支达到历史新高的92亿元,同比增长76%。对此,中通快递CFO颜慧萍表示:“我们的资本投资策略已经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中通的生态圈业务发展,如快运、云仓、冷链网络和时效产品组合等,提供协同效应。”

根据国家邮政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而中通和顺丰两家的业务量之和就已经达到251亿票,占到全国总快递业务量的三成左右。

但资本市场对于“两强”交出的年度报告相当不给面子,在它们分别公布业绩后,中通快递的美股盘后跌4%,顺丰控股港股一度跌超5%,收盘缩窄至2%。

受困于价格战

顺丰和中通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分别代表着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高质”和“高量”,顺丰胜在完善的供应链和高科技,中通则在于极高快递件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这是它们在当前和未来的支撑点。

不过,双方近年来都在调整“打法”,顺丰下沉电商市场,提高业务量,中通则是持续投入科技,加码智慧快递。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参赛选手顺丰和中通双方都在各自的路径上高速奔跑,但又相互“抢道”。

在这场马拉松上,可不止顺丰、中通。

今年的大年初五,京东物流正式提交赴港IPO申请,京东系第四家上市公司呼之欲出。若是IPO成功,将成为继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百世、顺丰之后,中国第七家上市物流公司。

集齐“七龙珠”能召唤“神龙”吗?显然不行,带来或只是民营快递行业更为激烈的战局:近年来,顺丰丰网下沉,中通市占率一绝骑尘,圆通韵达你追我赶,申通、百世差距被拉大,京东物流上市补充资金,新军极兔速递、京喜快递(原众邮快递)更是疯狂扩张,让电商件、低端件的争夺更加激烈。彼此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大家都在压低价格,打价格战,中通顺丰也在其中,从财报中即可看出。 

在中通董事长赖梅松看来,2020年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主要来自于疫情和激烈价格竞争。

财报显示,中通2020年单票价格较2019年下降20.2%。2020年,公司第四季度毛利润为18.58亿元,同比下降6.9%;净利润为12.92,同比下降44.3%。

2020年顺丰速运物流业务票均收入17.77元,同比下降18.99%,全年毛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至16.37%。单看 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至12%,但环比第三季度下降了 6.1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的是,行业价格战明显拉低了顺丰、中通的单票收入,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可能仍要牺牲部分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已披露的财报来看,行业激烈的价格战导致了部分企业的快递业务收入为负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韵达、申通、百世快递的收入分别同比减少3.6%、8.8%、7.2%。中通、顺丰依靠各自的优势,即便是牺牲利润,快递业务总体还是处于增量。

电商大战2.0

在这场价格战中,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阵容:“自成一派”的顺丰;以中通为代表,阿里控股或参股的通达系;拼多多体系下的极兔;京东的自建物流。

2020年,阿里加强了对通达系的掌控,2020年4月入股韵达,之后又增持百世和圆通,实现了全面参股通达系。

不过,通达系各家企业的经营状况目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通达系中的申通和百世,业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有着逐渐掉队的迹象。

仅从2020前三季度通达系件量增速来看,中通同比增加37.5%,韵达同比增加39.1%,圆通同比增加35.0%,申通同比增加17.9%,百世同比增加15.9%,韵达与中通增速领先通达系同行,申通、百世两家增速则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前三季度业务量同比增加27.9%)。

从财务数据上看,2020年三季度,申通营收同比减少了6.03%,单票收入同比减少22.42%,毛利率仅为2.95%。

百世则被视为是通达系中最为弱小的一支,2020年,百世第四季度营收为92.6亿元,同比下降8.9%,全年营收为300亿元,同比减少7.3%。另外,由于疫情的影响,百世在2020年仍然没能扭转亏损局面,全年净亏损高达20.51亿元,全年毛利润为2.4亿元,同比下降85.5%。

通达系之外,极兔、京喜、丰网在2020年相继起网,通过高性价比进军电商快递市场。其中,极兔的表现最为亮眼,背靠拼多多,自2020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势头迅猛,5月份就实现了全网业务量突破100万件;2020年618大促后,极兔速递的订单量已经稳定在500万左右;2021年1月份,据晚点late报道,极兔速递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2000万单,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不依赖阿里或京东,达到日订单量超2000万的快递企业。

要知道,目前市场份额第一的中通,达到 2000 万的日单量足足用了16年之久。而极兔只用了10个月。

京东物流自不用言说,背靠京东,上市之后又将获得资金补充,势必会加大投入,进一步冲击现有竞争格局。 

行业人士认为,快递行业竞争未来可能将升级为电商平台之争。

谁将领跑?

3月18日,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相继发布了2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简报。2月,韵达股份、圆通速递业务量同比增速均超100%,但三家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同比仍在下滑。

据兴业证券,2021年2月全国快递业务量46.18亿件,同比增长67.01%。全国快递行业收入515.7亿元,同比增长41.52%。全国快递单月平均单价为11.17元,同比增长-15.26%。整体来看,2月行业同比高速增长,单票价格环比回升9%,主要是由于于今年“就地过年”、“年货节”、“春节不打烊”以及去年低基数等。

因而,目前来看,价格战短期难以出现拐点。但不少机构预测,对于今年快递市场的发展情况,增量可能会比较可观,尤其是2020年直播带货又为我国电商市场带来了一波快速发展机会和红利。

近年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新兴社交电商平台强势入局,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迎来快速增长。

据快手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快手电商GMV为3326亿元,同比增速超500%。去年8月,快手曾宣布过去12个月快手电商订单超过5亿,从订单量来看,已经成为继淘宝、拼多多和京东之后的电商的第四极。

而据晚点LatePost消息,抖音电商2020年全年GMV(自营+第三方跳转)超过5000亿元,抖音电商业务更是计划将2021全年GMV目标将调高至10000亿元。

行业人士认为,从电商规模来看,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电商”,接下来至少将在GMV层面对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加速追赶,成为电商领域的重要玩家。

此外,社区团购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也极为迅猛。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对于快递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