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75岁百亿富豪,“赤膊上阵”背后

2025/5/13 22:36:52 0人评论 86 次

刘革新脱掉上衣秀肌肉背后,科伦药业业绩承压。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为了推销麦角硫因胶囊产品,身家超百亿、手握三家上市公司的刘革新脱掉上衣在自家的视频广告中大秀健硕肌肉。

据悉,刘革新代言的这款产品售价1400元,每瓶60粒。科伦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还表示,广告视频未做任何后期处理,董事长刘革新的身材状态完全真实。他一直在吃这款麦角硫因胶囊,并长期保持健身习惯。

回溯过去,此番赤膊上阵代言的刘革新,早年曾扎根国营药厂,后辞去“铁饭碗”。44岁那年,刘革新创立科伦药业的前身。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刘革新带领企业迅速占据大输液市场的头部位置。

此后,他又大胆进军抗生素、创新药领域,成功孵化川宁生物、科伦博泰生物,构建起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产业格局。如今,刘革新打造的前述三家公司均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今年,他还以115亿元的身家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但排名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然而,光环背后暗流涌动。此番刘革新顶着75岁高龄亲自下场带货的背后,科伦药业业绩增长面临瓶颈:2024年,公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虽创新高,但增速大幅放缓,毛利率也连续三年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业绩颓势仍未扭转,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

与此同时,科伦药业旗下的川宁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业绩也不是十分理想。有分析认为,刘革新此次代言或意在进军大健康产业,为科伦药业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75岁董事长赤膊上阵,为给自家产品代言大秀肌肉

“刘先生75岁,‘没有不可能!’麦角硫因,生命长青。科伦永年,与您相伴。”近日,一则配有前述文案且噱头十足的广告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众多网友围观热议。

雷达财经了解到,前述这则视频由科伦集团官方视频号发布,系科伦永年旗下麦角硫因胶囊的视频广告。截至发稿,该广告在视频号平台已收获数千次点赞及超万次转发。

而这则视频广告之所以能引发外界广泛热议,是因为广告文案中提及并出镜的“刘先生”,正是A股上市公司科伦药业的董事长——刘革新。

更令人惊叹的是,已达75岁高龄的刘革新在广告中大方展示肌肉身材,其健硕体魄与活力形象颠覆大众对古稀之年的传统认知,瞬间成为舆论焦点。

据科伦药业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实际控制人均为刘革新,而公司董事、总经理刘思川及总经理助理王欢与刘革新构成一致行动(含协议、亲属、同一控制)关系。

据悉,刘思川为刘革新之子,王欢则为刘思川配偶。截至去年年末,刘革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5.62%的股份。此外,刘革新的妹妹刘亚光也持有科伦药业0.94%的股份,但二者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雷达财经通过扫描广告二维码跳转的页面了解到,这款名为麦角硫因胶囊的产品售价1400元,每瓶含60粒,每粒含30mg麦角硫因。

该产品介绍页显示,其系“科伦集团携日本百年企业匠心打造”,采用“2025最前沿抗衰成分麦角硫因”,并号称“清除自由基效果远超传统成分VC与辅酶Q10的10至30倍”。

据媒体报道,该产品原料由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供应,生产环节在日本工厂完成,主要通过小程序及日本线下药妆店销售。目前,小程序上该产品下方已有超过700条评论。

事实上,在5月初举行的业绩会上,刘革新就曾为这则广告预热。彼时,刘革新透露,董事会决心在未来三至五年的时间内实现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并驾齐驱的格局。他还提到,科伦麦角硫因的广告词已经通过审查,不日即将播出,而他自己将出任该产品的代言人。

不过,这则广告发布后,网友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部分网友在评论区重复这则广告的宣传文案——“麦角硫因,生命长青。科伦永年,与您相伴”。还有网友对刘革新展现出的年轻状态赞叹不已,“75岁的董事长还青春缓发”。

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并调侃称,“这里评论的估计都是科伦员工吧”,另有网友在这条留言下方附和道,“而且不用查,看评论ip就知道公司是在四川。”

天眼查显示,科伦药业(全称“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公司注册地的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新都卫星城工业开发区。

据财联社报道,对于此次引发热议的广告,科伦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董事长刘革新一直在吃这款麦角硫因胶囊,并长期保持健身习惯,每天早上5点开始健身。其还强调,广告视频一点都没有P过,其身材状态完全真实。

“输液大王”刘革新,手握三家上市公司

随着此次赤膊上阵视频广告的传播,身为科伦药业创始人、董事长的刘革新随之也被推到了公众的聚光灯下。

回看刘革新的人生经历,其并非一开始就踏上创业这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从大连铁道医学院药剂学毕业后,刘革新曾被分配到一家国营药厂工作,捧起了当时令人艳羡的“铁饭碗”。

然而,安稳的体制生活未能磨灭他骨子里的闯劲。1992年,刘革新毅然辞去国营药厂的“铁饭碗”工作,加入了中美合资的四川奇力制药并担任总经理一职。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95年底,面对合资美方对中国员工的“不公”对待,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刘革新愤而辞职。彼时44岁的他,选择将人生按下重启键。

在这个常人追求安稳的年纪,刘革新却选择了创业。通过四处筹措资金,刘革新拿着100万元启动资金对一家胶囊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与创业伙伴们一起在成都创办了科伦药业的前身——四川科伦大药厂。

深耕制药领域多年,刘革新对市场趋势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当时,中国大输液市场存在着诸多空白和痛点,尤其是儿童输液领域。在此背景下,刘革新果断决定将公司的重点放在大输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特别是针对儿童群体的输液产品。

在刘革新的带领下,科伦药业只用6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当年策划、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盈利”的奇迹。1999年,公司启动GMP异地扩建工程,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单厂年产量突破亿瓶。

另据科伦药业2008年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当年全国大输液产量为79.7亿瓶(袋),而科伦药业的产量便高达17.5亿瓶(袋)左右,公司的12种主要大输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列全国首位,大输液市场占有率高达22.1%。凭借如此显赫的战绩,刘革新被外界冠以“输液大王”的美誉。

而在大输液领域站稳脚跟后,刘革新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目光敏锐的他发现,抗生素领域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如同当年预判输液赛道的前景,刘革新认为全球抗生素原料药的价格将持续上涨,于是萌生了投建一家工厂的想法。

经过深思熟虑,他下定决心进军抗生素领域。在科伦药业登陆A股的2010年,刘革新通过设立川宁生物,逐步涉足抗生素中间体业务。经过多年的精心运营,川宁生物目前已成为国内以及全球较大规模的抗生素中间体供应商之一。

随着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刘革新深刻认识到创新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于是,他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孵化科伦博泰生物,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作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先驱及领先开发者之一,科伦博泰生物在ADC开发方面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立一体化ADC研发平台OptiDC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如今,在刘革新的带领下,科伦药业已经形成了“大输液+抗生素+创新药”三发驱动的战略格局,在医药产业版图中持续开疆拓土。而在科伦药业成功登陆A股后,刘革新手握的川宁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也分别于2022年、2023年登陆A股、港股。

手握多家上市公司,刘革新借此成为了富豪榜上的常客。在不久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刘革新凭借11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2295名的位次。尽管刘革新的财富规模与上年持平,但其在榜单上的排名却继2024年下降286名后再度下降124名。

赤膊上阵代言背后,公司面临业绩困境

75岁高龄董事长亲自下场为自家产品带货的背后,难掩科伦药业近来业绩增长颓软的焦虑。

从财务数据来看,科伦药业当下的确面临一定的增长瓶颈。2024年,科伦药业全年录得218.12亿元的营收,这一数字创下了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营收新高,但1.67%的营收增速相较上年13.44%的水平有所放缓。

同期,科伦药业29.3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样刷新此前的纪录,但19.53%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却远不及2021年至2023年32.94%、54.67%、44.03%的亮眼表现。

雷达财经进一步梳理发现,自2021年毛利率达到55.66%的水准后,科伦药业的这一关键指标已连续三年下滑。到2024年,科伦药业的毛利率已下滑至51.69%。

进入2025年,科伦药业的业绩压力愈发明显。今年第一季度,科伦药业实现43.9亿元的营收,较上年同期的62.19亿元减少近三成。利润方面,科伦药业今年第一季度斩获5.8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10.26的亿元相比降幅更是高达43.07%。

在业绩说明会上,科伦药业提到,在国采影响及输液市场需求回落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输液和非输液均有所下滑。公司今年将通过提质增效,扩大新产品推广等多种措施应对。

与此同时,科伦药业的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今年第一季度,科伦药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9亿元,同比减少64.8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亿元,同比减少202.9%。

对此,科伦药业解释称,前者是因为销售收入及授权收入同比减少,后者则是因为理财产品等净投资额同比增加。

而科伦药业旗下川宁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两家子公司,近来交出的业绩答卷也难言出色。其中,川宁生物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2.97亿元,同比减少14.85%;实现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减少18.26%。

对于川宁生物第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科伦药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公司产品6-APA的市场价格有所下降;其二,公司整体的研发费用同比有所增长;其三,公司在年初对员工发放年终奖,管理费用有所增加。

另据科伦博泰生物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得益于公司去年达成多个研发里程碑,且开始药品销售,公司2024年的营收实现25.48%的增长,达到19.33亿元。

不过,科伦博泰生物的归母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4年,科伦博泰生物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亿元、-5.48亿元、-5.22亿元、-2.67亿元,累计亏损超21亿元。

截至5月13日收盘,科伦药业、川宁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的最新市值分别为541.1亿元、260.13亿元、715.89亿港元。其中,作为母公司的科伦药业,市值甚至不及科伦博泰生物。

基于前述情况,有投资者向刘革新发出犀利提问:“母公司科伦药业发展的红利几乎没有,市值长期徘徊不前,现如今也就比2018年市值高了一点,老股东苦不堪言。不知道刘董对这个有水分的‘千亿’有何想法,刘董还有当年的雄心壮志吗?”

对此,刘革新表示,科伦药业的市值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提升,历年的分红累计已超过了IPO融资的总额,“这就是我当年的雄心壮志,我们已经实现了”。

刘革新还指出,子公司超过母公司是其非常乐见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常识。此外,科伦是其他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他们的成长直接给公司带来了收益和活力,这正是其创新药与仿制药分业经营的预期。

有分析认为,刘革新此番赤膊上阵为自家产品做代言,或是希望以高端保健品为切入点,叩开大健康产业的大门,为科伦药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而董事长亲自秀肌肉为产品吆喝,又能否为公司业绩带来更多加成?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