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A股市场消费行业规模最大的竞价定增融资产生了!
12月9日,伊利股份披露定增情况,本次募集资金120.47亿元,引发53家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抢筹”。最终获得配资机会的22名发行对象阵容十分豪华,国际巨头巴克莱、瑞士银行、摩根大通,顶级私募高毅、高瓴以及头部公募易方达等均在列。
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37.89元/股,与询价日收盘价相比,仅折让5.46%,也创下再融资新规以来的新低。
伊利为何能获得众多“顶流”认可?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基于伊利过往的业绩表现及未来的增长潜力。其中,东吴证券指出,伊利当前站在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目标2025年全球乳业三强,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
顶流抢筹,定增价折扣创再融资新规以来最低
伊利股份的再融资事项,获得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顶级资本追捧。
根据公司公告,此次定增发行共收到53份申购报价单,最终有22名发行对象竞价成功。
从参与机构的认购倍数来看,伊利股份获得的认购倍数达3.4倍。最后竞价成功的22名发行对象中,囊括了保险、QDII机构、公募、私募、自然人、证券公司等投资者类型,且参与者既有老股东也有新股东。
具体来看,巴克莱银行、高盛、安联环球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瑞士银行四家机构获配金额分别为14.88亿元、14.14亿元、7.89亿元和6.77亿元。
招商证券获配8.9亿元,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配4.6亿元,诺德基金获配3.95亿元,易方达基金获配3.72亿元,平安养老保险两只产品各自获配3.5亿元。
除此之外,三家顶级私募也斩获颇丰。高毅资产旗下的明星产品“高毅晓峰 2 号致信基金”获配金额近4亿元,高瓴资本旗下天津礼仁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两只产品合计获配近7亿元。此外,宁波君和同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获配4.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发行对象原本就是伊利股份的老股东。今年一季度末,天津礼仁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产品曾现身伊利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今年三季度,“公募一哥”张坤掌管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新进公司第5大流通股东。
从发行价格看,此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为37.89元/股,与11月23日询价日的收盘价40.08元相比,仅折让5.46%,折扣力度创再融资新规以来的新低。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2月9日,年内有429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定增股份,平均发行折价率22.11%。
最终,本轮定增发行股票数量3.18亿股,为伊利股份募集资金约120.47亿元。有数据显示,该笔融资也是A股市场消费行业规模最大的竞价定增融资。
超低的折扣和顶级机构认购火爆,显示出市场对于伊利投资价值的一致认可。此前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伊利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0.1亿,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79.7亿,同比增长31.9%。从规模来看,这是伊利三季报营收历史首次突破850亿大关,净利也是历史首次接近80亿大关。
对于伊利股份后市的展望,机构纷纷表示看好未来发展。中银证券认为,伊利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短期公司通过品类创新开拓新消费场景,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良好的基本面因素之外,有参与此次定增的投资者表示,对公司发展前景看好是一个方面,伊利一直以来给予股东的高回报,也是其积极参与定增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财报,2020年伊利每股分红0.82元,分红率高达70.5%,既展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是公司对股东的诚意所在。历史数据显示,伊利上市25年来,累计分红21次,累计分红金额高达304亿元,股东投资回报丰厚。
百亿资金到位,竞逐“全球乳业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伊利上次定增要追溯到2013年。当年公司营收477.8亿元、归母净利润31.87亿元。到了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翻番至968.9亿元,归母净利润也达70.78亿,市值更是增长超4倍。
这期间,伊利的行业地位也从2014年的“全球乳业十强”成长为唯一进入“全球乳业五强”的亚洲乳企。显然,再融资对伊利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8年后重启定增,则为伊利备战全球乳业前三,登顶全球第一的战略目标做好了资金储备。该目标也是公司在2020年进入“全球乳业五强”后,提出的新发展“蓝图”。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伊利动作频频。首先,乳制品是一个横跨上游奶源供应、中游乳品加工、下游销售渠道的产业。基于这一特点,伊利积极推进产业链布局,并利用数字化建设来提升全产业链效率,在实现自身经营降本增效的同时,还进一步挖深了企业护城河。
在上游,伊利大力加码奶源产地布局。如今,公司拥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及新疆天山的优质奶源基地,已实现100%规模化牧场奶源基地。
在下游,伊利网点覆盖全国,提前布局下沉渠道。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伊利直控村级网点数量达到109.6万个,同比增加5.5%。据凯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伊利常温液态类乳品市场渗透率为85.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线上电商渠道,公司也有不俗表现。“双11”期间,综合各大购物平台数据,伊利在天猫、京东、抖音等渠道,实现用户端、营销端、产品端多项第一名,更在双11当日斩获乳品市场份额TOP1的成绩。
其次,产品端扩充品类、夯实产能同样是伊利面向未来的布局重心。一直以来,液态奶业务都是伊利的基石业务,公司也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今年三季报显示,大单品金典保持了30%以上增速,安慕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5.1%,继续保持领先市场地位。
按照定增方案,此次募集资金主要将用于高品质液态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高增长、高附加值品类的产能建设。这也意味着,伊利将战略性强化对液态奶的投入,巩固领先优势,确保基石业务“强者恒强”。
与此同时,在成长更快、毛利润率更高的细分领域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方面,通过募投资金投入,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点。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份,伊利金领冠在全渠道增速领跑所有同品类品牌,成为中国市场增速第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
10月28日,伊利公告,以62.45亿港元收购澳优34.33%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据了解,澳优乳业是近年来快速成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健康公司。市场分析,此番入股不仅助力公司成为全球奶粉市场的头部企业,也将彻底打通营养品赛道。
中银证券也在报告中研判,收购有望帮助伊利加速抢占奶粉行业市场份额,实现优势互补和高效协同。
最后,伊利还积极开拓奶酪、功能性食品等创新产品。例如,通过单独设立奶酪子公司、收购的新西兰Westland,构建国产+进口的组合全面狙击高端奶酪市场。根据尼尔森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伊利零售端奶酪增长180%,市占率提升6.9个百分点。
实际上,伊利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布局为外界所看好。中银证券上述研报认为,公司围绕优势的乳制品领域,重点发力奶粉、奶酪业务,前瞻布局健康饮品板块,向大型食品集团迈进。
当然,以上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出色的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长潘刚在内,伊利核心管理团队都有着长达二十余年的乳业从业经验,是最懂伊利和乳业的团队。
潘刚是从公司内部逐步成长起来的,熟悉伊利股份运营机制,2005年6月至今,任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在其带领下,伊利从一家区域小厂成长为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的全球化乳制品及健康食品巨头。
随着定增落地,伊利描绘的“全球乳业第一”蓝图愈加清晰,出色的管理团队也将赢得投资者更多的信任票。
下个十年,锚定“全面价值领先”
近日举行的领导力峰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首次提出了“全面价值领先”的目标。
这一目标面向2030年,锚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主线,同时涵盖了“消费者价值领先”“社会价值领先”“员工价值领先”“企业价值领先”的四大价值领先目标。
透过“全面价值领先”这一创新理念,可以发现伊利不仅要实现经营业绩上的领先,还将消费者、社会和员工三方的价值摆在了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位置,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据潘刚在峰会介绍,“从产品、服务、品牌形象等方面,伊利都要持续满足全年龄段、各圈层、各场景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的确,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是企业成长之源。安慕希保持着每月推出1-2款新品的节奏,真正做到产品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
践行社会责任方面,伊利也一直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正如潘刚所言,作为行业领导者,公司将通过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达到领先的可持续发展评级、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而对员工的关怀,伊利从来都是用行动表示,疫情期间“省什么钱也不能省员工的钱”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如今,潘刚又提出要不断提升员工的价值回报,形成强大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让每一个伊利人都有获得感、归属感。
在这样的顶层设计加持下,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上,伊利冲击“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也更有底气。要实现“全面价值领先”、高质量发展,潘刚强调的还是稳健,“伊利有能力能够在传统业务上继续保持增长,在新业务上也同样会有出色的表现。”
展望伊利的未来发展,浙商证券认为,本次定增,从未来三年看,有望促使利润率回到上行通道,奶粉、低温、奶酪加速成长。
中金公司指出,伊利股份基于长期愿景的全产业链前瞻性布局,中长期来看不仅有助于公司实现新十年规划收入翻番的目标,也有助于其利润率伴随结构化、效率提升等实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