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雷达原创

创历史!伊利成为亚洲首个千亿乳企,行业进入“一超多强”时代

2022/4/29 14:15:32 0人评论 4097 次

超1100亿元的营收规模,不仅是伊利历史上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更拉开了与行业第二梯队的差距。数据显示,蒙牛乳业2021年收入为881.42亿元,其他百亿营收级别的光明乳业、中国飞鹤等,过去一年营收尚不足300亿元。至此,全球乳业梯队阵营加速分化,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超多强…

伊利在印尼建设的单体规模最大的冰淇淋工厂正式投产2.png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随着伊利股份年报出炉,亚洲首个跨千亿乳企诞生。

4月27日,伊利股份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1.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8%。

雷达财经注意到,超1100亿元的营收规模,不仅是伊利历史上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更拉开了与行业第二梯队的差距。数据显示,蒙牛乳业2021年收入为881.42亿元,其他百亿营收级别的光明乳业、中国飞鹤等,过去一年营收尚不足300亿元。至此,全球乳业梯队阵营加速分化,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超多强”新格局正式确立。

伊利.jpg

同时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伊利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09.13亿元,同比增13.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9亿元,同比增24.32%。

在疫情多点反复的当下,乳业是少数仍在持续增长的行业,而伊利两位数的业绩增速表明,公司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风险应对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和经营韧性也再次得到了验证,这些能力都是伊利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目标的最大保障。

除了规模优势持续扩大,伊利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公司给出的2022年业绩指引为,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1296亿,利润总额122亿。如果按照Wind系统的分析师预测,伊利2022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108.53亿元,这意味公司或将在年内跨入“百亿净利”时代。

分析人士指出,业绩表现上一骑绝尘,让伊利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拥有少见的确定性和稀缺性特质,同时兼具的成长性和低估值优势,让其成为价值投资的优选标的。

“基本盘”液态奶地位稳固

在伊利的身上,有多个第一、多个唯一的标签。

行业地位方面,目前伊利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全球五强的中国乳品企业。根据BrandZ发布的“2021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伊利连续9年蝉联食品和乳制品行业第一;在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中伊利蝉联第一,并连续4年在“全球乳品品牌潜力榜”中夺冠。

在凯度消费者指数《2021年亚洲市场品牌足迹》报告中,“伊利”品牌以超13亿级的消费者触及数,连续6年成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

此外,伊利更是全球唯一服务过“双奥”的健康食品企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乳制品和相关服务。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良好业绩做支撑。以最新数据为例,营收方面公司在2021年营收达1101.4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4.11%,收获双位数增幅。

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单季营收达254.70亿元,同比增长10.65%。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在3月份疫情开始影响全国之际仍然保持稳健增长,营收达309.13亿元,同比增长13.40%。

利润方面,增幅更为亮眼。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87.05亿元,同比增长22.98%,扣非归母净利润达79.44亿元,同比增长19.90%,增幅创近五年来之最。

微信截图_20220429142302.png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35.19亿元,同比增长24.32%,扣非归母净利润达32.90亿元,同比增长25.18%,超出市场预期。

细分到各业务板块上,作为公司“基本盘”的液态奶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49.11亿元,同比增长11.54%,稳居市场第一。

从消费端来看,健康意识及市场渗透率提升等多重驱动,为乳业赛道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

凯度调研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地、县级市场的液体乳消费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4%,下线市场的乳品消费增速明显加快。同期,购买液体乳的家庭户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5%,且平均单次购买的数量和购买频次在同步上升。

在消费者饮奶习惯养成的有利基础上,伊利把握市场机遇,推动优势品类业务高位持续增长。

其中,伊利纯牛奶、金典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系列产品年销售规模均超过200亿,成为乳制品乃至食品领域的超级明星单品。

数据显示,2021年,金典市占率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稳居有机奶品类首位;臻浓系列纯牛奶捕捉浓郁口感,营收同比增长近六成;舒化奶满足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需求,营收同比增长近三成。

2022年第一季度,在疫情扰动等不利条件下,公司液态奶营收仍同比增长7%。

此外,公司的冷饮业务也表现亮眼,2021年实现营收71.61亿元,同比增长16.28%,连续27年位居冷饮行业龙头。

伴随着销量提升,伊利持续提升消费者触达规模,挖掘更多增长空间。凯度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公司常温液态类乳品的市场渗透率比上年同期提升了0.7个百分点。

对伊利而言,站在千亿规模新起点上,公司通过品牌塑造推动高端系列产品的增长、渠道下沉抓住市县市场发展机遇,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望不断扩大产品矩阵积蓄新的增长动能。

奶粉+奶酪“新曲线”崛起

除了核心液态奶业务外,伊利股份的新增长曲线也在快速崛起。

财报显示,作为公司的新增长极,奶粉业务在2021年实现营收162.80亿元,同比增长25.80%,毛利率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崛起势头明显。

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金领冠”突破100亿元。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市场第一。

实际上,在乳制品行业,婴幼儿配方奶粉已经成为各家企业乳制品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高地。

以“不创新,无未来”为发展理念的伊利,深耕母乳研究长达20年,建成了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不仅攻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蛋白质母乳化的技术难题,更研发出乳清蛋白及酪蛋白均接近母乳水平的“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

据介绍,在公司的深入研究推动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已进入“专利时代”。目前,“金领冠”旗下的专利已达70余项。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亿元,远高于行业水平。

此外,伊利还布局了随着老龄化到来而成为新增长点的成人奶粉。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公司成人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21年末位列市场第一。

2022年3月,伊利完成了对澳优乳业的要约收购,顺势将澳优旗下的全球羊奶第一品牌佳贝艾特、超高端牛奶粉品牌海普诺凯1897等知名品牌揽入怀中。

强强联合之后的伊利奶粉,无疑将重构全球奶粉行业格局。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奶粉业务在行业不振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强劲增长,营收同比增速达35.3%。

奶酪业务方面,欧睿数据显示,我国奶酪市场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到25%,其中消费人群以儿童和青年群体为主。目前伊利已经打造出了“伊利儿童奶酪棒”和“可以吸的奶酪”等面向儿童市场的明星产品。

资料显示,2021年6月,伊利股份成立了伊家好奶酪公司;2021年9月,伊利携手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增资伊家好奶酪,相关业务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伊利方面称,通过公司化运作,可以面向市场采取更灵活的市场策略,同时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更好地适应奶酪行业的快速增长势头。

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2021年,伊利奶酪业务在常温、低温、2B和2C的全面布局下,取得了超过150%的收入增长,市占率大幅提升6.3个百分点。

同期,公司功能性乳品及专业化乳品也表现不俗,公司预计还将加快新品类开发步伐,例如拓展天然高端矿泉水、植物蛋白品类、功能配方乳品、牛肉等新业务。

对此,有观点指出,随着对奶粉、奶酪等高毛利新品类的加速布局,伊利抓紧“三孩”人口红利带来的增量预期,长期增长逻辑更加清晰。

成长动能充足,估值优势明显

展望2022年,伊利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1296亿元,利润总额122亿元;并再次重申到2030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挺进“全球健康食品五强”的目标。

据Wind系统最新财务预测显示,伊利2022年营收规模大致将达到1237.34亿元,归母净利润将达到108.53亿元。净利润突破百亿级别,意味着公司的增长不仅有“量”,更有“质”的提升。

如果梳理公司的重大战略布局可以发,全产业链势能将为接下来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奶源方面,公司依托国内、新西兰双核心奶源基地,形成了极大的奶源优势。公司联营企业优然牧业奶牛存栏量达到41.6万头,公司控股的中地乳业奶牛年化单产达到11.96吨,公司收购的新西兰乳企Westland在新西兰拥稳定的奶源基地,澳优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地同样有乳业资源。

同时,自2015年起,公司规模化集约化奶源比例已达100%,奶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在海外市场上,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已覆盖到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

出色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一直都是实现股东回报、推动估值增长的基础。年报显示,2021年伊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7.1亿元,同比增长57.0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5.59%,较去年同期增加0.41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看,伊利股份最近10年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均保持在23%以上。巴菲特曾说,如果只用一个指标选择股票,那就是ROE。拥有高ROE的公司,在管理上、组织上、产品研发上胜人一筹,具有行业先发的优势。

伊利发布的2021年度分配预案显示,公司拟10派9.6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61.44亿元,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70.58%。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第22次派现。

微信截图_20220429142423.png

实际上,在资本市场上,投资伊利同样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有媒体计算,公司市值从1996年上市时的4.21亿元,上涨到2022年4月27日的2496.05亿元,累计涨幅高达593倍,年化增幅为27.84%。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伊利自觉践行起社会责任。公司近日发布了中国食品行业首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用实际行动为全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这一减碳行动案例不仅收录入联合国全球契约《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还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基础教材》,向全社会、全球输出中国式减碳样本。

董事长潘刚表示:“我们有信心在不确定环境下依然取得确定性增长。公司将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过程中,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赢,以稳健发展回馈员工和投资者。”

显然,不论作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后千亿时代的伊利更加值得期待。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