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今龙门阵
川酒甲天下,六朵金花四家已经上市,另外两家即使没有上市,也是处于行业头部;与川酒相比,川茶并不逊色,在国内同样位列三甲,产值更是连续两年破千亿。不过与川酒资本资本军团相比,川茶则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不仅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年营收过10亿的也都寥寥无几。
与之相比,中茶股份、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等同业的上市进程基本走到了临门一脚,因此川茶产业要雄起了,日前四川省金融局公布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显示,川茶集团、四川早白尖茶业、四川华义茶业、四川百岳茶业、四川洪椿茶业等6家茶企有意冲刺IPO,他们能否成为川茶中的六朵金花?
不过业界对此还是持谨慎的态度,据财今龙门阵拜访一位四川省茶业界资深人士透露,“四川的茶企想冲刺上市,难度很大。这主要是企业比较小、除了‘竹叶青’、‘峨眉雪芽’外,绝大多数品牌不响,市场占有率也不高。”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部分川茶企业发展还是举步维艰。“拿我们茶企来说,茶叶主要走哈萨克斯坦出口的那条线,但是由于国际原因,哈萨克斯坦说要修铁路,说要修一年,导致整个公司出口中亚五国的产品都要瘫痪。”一位在四川上市后备名单上的茶企老板向财今龙门阵表示,“现在正处于春茶收购季节,公司现金流很紧张,仓库里的货压着,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川茶“大而不强”
中国是全球最大产茶国,也是最大消费国。去年中国茶叶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而论规模,川茶“三分天下居其一”。去年,四川省茶业综合产值达1080亿元,再创新高,这也是川茶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
作为茶树原产地、茶叶加工起源地、全国规划的名优绿茶区,川茶品质还是不错的。四川人也爱喝茶、打麻将,不缺消费市场。然而,四川却没有一家大型上市茶企,甚至销售超过10亿元的茶企都寥寥无几。
四川是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全省集中产茶县(市)就多达120多个。比较知名的茶叶产区,包括峨眉山产区、蒙顶山产区等。所谓“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说的就是位于四川雅安的蒙顶山茶叶产区。
然而,四川叫得响、排得上号的茶企很少。四川省4000多户工商注册茶企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63户,占比不到4%。全省最大的茶企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福建、浙江等省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
比如川茶集团的体量也不到10亿元,净利润也仅几千万元的水平。而诸如峨眉山A(000888.SZ)旗下“峨眉雪芽”一年的营收体量也只有3000—4000万元左右,净利润仅几百万元;竹叶青算是四川发展较好的茶企了,但体量也不到10亿元。
四川超过七成以上的产茶叶以原料形式为他人做“嫁衣”,堪称原料输出大省,同质化严重。实际上,一些所谓的外地茶,比如龙井、普洱,产地可能也是来自于四川。很多都是四川产的茶,人家贴上自己的品牌、换个包装,身价就不一样。
核心问题依然是缺钱
当然,四川茶业的产业规模大,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这几年,茶农还是赚到钱了。”有四川茶企老板称。
而根据四川农业农村厅监测数据,今年茶叶的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去年,3月底,全省各地手采鲜叶平均价维持在9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一成。而今年一季度,四川省550万茶农人均收入3050元、同比增长19.8%。
与茶农增收相比,不少茶企却表示,近年来没有赚到钱。“像我们企业,又要租土地、又要种茶,还建示范茶园、建厂、自己要做品牌。我总结的是‘投入大、见效慢、效益低’,这造成了茶企一旦遇到大的风险,很多是扛不住的。”一位四川上市后备名单的茶企负责人表示。
四川茶企缺乏品牌,很多都是卖毛茶,盈利水平比较低。另一方面,茶企的投入却很大,租土地、种茶、建厂、做品牌都需要钱。即使厂家不种茶,和茶农合作,收购散茶也要现场结算。
“像我们茶厂,只有120天时间可供采购。全年的采购都要在短短的120天里完成。你采购足够,才能支撑后面的销售。一旦过后采购的季节,也没有茶叶可供采购了。”某位列四川上市后备名单的茶企负责人称。
茶叶并不像白酒一样,越久越香,人们往往更喜欢喝新茶。因此,茶企一旦动销不畅,将对公司现金流产生很大的影响。过去三年疫情,实际对茶企的销售和经营的影响不小。
“我们这边有两家茶企,从乐山昆仑村镇银行贷款,这些贷款当初也是当地政府打保证金,撬动担保资金贷下来的。但最近银行抽公司贷款,不批了。公司现在正处于新茶的收购季节,不批贷款对公司资金影响较大。”上述位列四川上市后备名单的茶企负责人透露。
未来兼并重组、IPO才是出路
四川的茶企普遍“小、散、弱”,甚至是有一口锅也能做茶。如何解决四川茶企“小、散、弱”、品牌不彰的问题呢?借鉴川酒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做大龙头,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是出路之一。
2022年底,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提出,要支持茶企同业整合、兼并重组,鼓励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在坚持自主自愿、保持主业不变的基础上开展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市(州)整合资源,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茶业企业集团。
四川还提出到2025年,四川要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茶企5户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茶企20户以上。到2030年,毛茶产值达到60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0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茶产业强省。
川茶企业兼并重组固然好,但当前的问题是川茶企业普遍比较小,没有兼并重组的实力和能力。因此,地方政府或许可以站出来。
目前,一些四川的地方政府也在尝试扮演整合者的角色。比如,四川雅安政府,在2021年成立了四川雅茶集团,整合当地的一些中小茶企;而四川宜宾政府在2019年成立四川酒茶集团。去年11月四川酒茶集团还入股川茶集团。
不过,地方政府在整合中也面临问题。一方面,发展好的茶企可能并不愿意被兼并。比如,四川当地政府曾考虑将民营茶企——竹叶青进行整合,但最终由于竹叶青不愿意而做罢。而发展一般的四川茶企,虽然有意愿被重组,但整合后,能否实现较好发展也不一定。
重组并购要有利于川茶的发展,这要求川茶要有核心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和战略布局思考也要清晰,否则重组并购只会小舢板合在一起,甚至是1+1<2,对发展起到反作用。
兼并重组也离不开钱,没有钱也整合不动。而川茶企业一大问题也是缺钱,而资本市场或许是来钱渠道之一。近年来中茶股份、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等一众外地茶企也在IPO募资。未来,川茶企业能否被这些上市茶企看中,成本并购的标的之一呢?
“我们会争取在3年内实现挂牌上市,否则随着竞争对手纷纷上市募资,未来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不上市的话,可能被对手慢慢挤死了。”一位四川上市后备名单的茶企董事长称。
那么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财今龙门阵觉得是否可以让名优川酒和名优川茶联合到一起,让川酒带动川茶走出去,1,川酒成立投资基金乃至并购基金为川茶解决资金难题;2,川酒川茶在生产端和研发端多多互动,做茶酒类的探索,实际上此前泸州老窖的茶酒茗酿就非常成功;3,在销售端合作,川酒利用其发达的销售网络帮助川茶走出去;4,政府部门要重视,每年组织的川酒全国行非常有借鉴意义,可否组织川茶全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