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又一家过会企业“退卷”IPO。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恒动力”)及其保荐人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正恒动力于2022年6月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于2023年6月上会通过。本次冲刺上市,正恒动力原计划募资约4.87亿元。其中,第一年拟使用3.46亿元,第二年使用1.41亿元。
据招股书介绍,正恒动力是一家专业从事发动机缸体及相关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发动机缸体、缸盖、轴承盖、壳体等铸铁、铸铝精密零部件产品及配套工装模具。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正恒动力成立于1997年8月,前称为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64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帆,主要股东包括TPP Group HK Limited、陈林等。
正恒动力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已与上汽集团旗下的南京依维柯、南京汽车、上柴股份,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轿车、一汽奔腾,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江铃汽车、东风汽车、丰田汽车、新晨动力、丰田发动机、东安动力、小康动力等建立合作关系。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正恒动力的营收分别约为5.74亿元、6.40亿元和7.32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5514.22万元、6184.97万元和7630.4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4931.26万元、5809.48万元和6883.46万元。
报告期内,正恒动力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旗下的内资品牌车型,应用于内资品牌汽车主机厂的产品收入金额分别约为4.92亿元、5.46亿元和6.06亿元,占比分别为96.33%、94.58%和97.30%。
报告期内,正恒动力的主要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收入金额分别为680.78万元、1905.93万元和5129.2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25%、3.04%及7.22%,占比重较小,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正恒动力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形。报告期各期,该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的销售金额分别为4.23亿元、4.54亿元和5.33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7.83%、72.49%和75.03%。
报告期各期末,正恒动力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79亿元、2.07亿元和1.67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2.30%、40.68%和32.89%,应收账款金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
报告期各期末,正恒动力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575.69万元、1.12亿元和1.12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7.91%、22.05%和22.10%,该公司存货金额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
本次上市前,正恒动力的实际控制人为刘帆,其通过TPP Group HK Limited和铁比比控制该公司的股份比例为72.87%,并担任正恒动力董事长、总经理职务。按照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上限发行后,刘帆控制正恒动力股权比例为54.64%。
上市如同一场公开考试,拟发行人是“考生”,面对的试卷也千变万化。无论摸底成绩如何,都要接受真正的考场检验。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些考生会选择放弃,甚至是退掉试卷。同样,作为辅导老师的中介机构也有可能怯场,而退出相关服务。
而一旦上了“战场”,纷纷扰扰,刀剑如梦,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