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把IPO入口关的坚决态度,显示监管对资本市场“零容忍”的决心。以投行业务为主的中天国富,2019年曾在近1个月时间内被受理了3家科创板企业,因此在业内名噪一时,但2021年公司高管出走,保荐的IPO项目审核接连被终止,给这家券商业绩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两天,招商证券(600999.SH)APP因系统故障登上微博热搜后,3月15日,再有国信证券(002736.SZ)的交易软件也“宕机”了,投资者陷入“买不了”、“卖不出”、“撤不了”的困局中,截至目前,两家券商系统已恢复稳定。
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误导或欺骗消费者,以及自保件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整个行业和众多保险消费者。在这样一个时代,让本就缺乏保险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更加迷茫、无助。
着手整治券商研报乱象,知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建议,让券商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触碰,应引导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用实实在在的内容来打动投资者;加强对券商研报业务的监管,加大对券商研报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次经历的一场重大的人事变动后,随着“安达系”高层进一步入局,也让其对华泰保险的控股地位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掌门人”一个月未现身,旗下上市公司览海医疗业绩预亏、上海人寿净利润同样由盈转亏,为“览海系”提供30亿元借款的西部信托,这笔资金能否“落袋为安”蒙上一层迷雾。
除此之外,资本环境不佳也是金融机构投资问题频出的重大原因。展望2022年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流动性仍然中性偏紧,经济增速小幅下滑,而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稳定宏观杠杆率成为必然,提高投资效率也是金融机构投资方向选择上的必经之路。
备受关注的“中国男子被骗往柬埔寨当血奴”被柬埔寨官方认定为“假新闻”。反转之外,独角金融发现其背后浮现币圈传销集团身影……
当地产信托成行业违约重灾区,以往与房企合作密切的信托机构日子更是难捱,其中“信托一哥”中信信托,2021年“踩坑”地产事件也浮出水面,而虎年伊始就有一线地产项目延期,涉及金额近60亿元。
如今的华夏银行不仅业绩被一众股份行超越,问题更是频出。一年之内10位高管出走、两个月收16张罚单、被地方住建局拉黑、营收增速放缓…不禁让人唏嘘,华夏银行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