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3月21日晚间,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公告,因欠缴数千万元税费,其老板被阻止出境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笔2017年时发生的交易,如今来看,欠缴的滞纳金都快赶上欠缴税款的金额了,真是得不偿失啊!
ST大洲欠税近四千万,董事长被阻止出境
ST大洲3月21日晚公告,公司收到国家税务总局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的《阻止出境决定书》,因上市公司未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又不能提供纳税担保,依据法律规定,决定并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于2月14日起阻止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韩东丰出境。
具体来看,ST大洲于2017年出售参股的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大洲本田)股权收益应缴所得税款5100.76万元,目前,累计已缴纳税款1116.96万元(不含滞纳金),尚欠缴税款3983.8万元(不含滞纳金),欠缴滞纳金3234.21万元。
ST大洲表示,对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韩东丰的阻止出境决定,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公司纳税评级和信用评级受到重大负面影响。公司已与税务局沟通,并按税务局要求基本落实了2021年度缴纳计划,将积极筹措资金继续按照拟定的计划于2023年内缴纳完毕剩余税款。
回顾这笔交易,此前,ST大洲是一家以摩托车和煤炭产业为业务基础的上市公司。2016年,ST大洲决定出售大洲本田50%的股权,意图通过重大资产出售方式处置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度较低的摩托车资产,突出主产业发展。交易对方则为新大洲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洲投资”)。经交易双方协商,出售资产的交易价格按评估值确定为8.92亿元。大洲投资应于2017年12月31日前支付剩余股权转让款的50%,即4.46亿元。
2017年1月10日,大洲本田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上市公司持有的大洲本田50%股权已过户至大洲投资名下。截至2017年12月25日,ST大洲已收到大洲投资支付的上述4.91亿元股权转让价款,该次交易按照交易双方协议约定履行完毕。
梳理公司历史公告显示,此前2021年7月2日,ST大洲就曾公告称于当日收到国家税务总局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的《阻止出境决定书》,称由于公司未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又不能提供纳税担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决定并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于2021年1月28日起阻止时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王磊出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月25日还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收到《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的公告。公告中表示,经国家税务总局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局长批准,决定从 2022 年 2 月 21 日起至2022 年 8 月 15 日止对你(单位)的 1 笔对外股权投资予以查封。如纳税期限期满仍未缴纳税款,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查封的对外股权投资抵缴税款。
业绩惨淡,净利润连亏4年
不出意外的话,公司净利润连亏4年已成定局。
2022年1月27日,ST大洲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年度营业收入为10亿至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至-8500万元,同比亏损减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800万至-6800万元,同比亏损减少。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告称:1、受国内煤炭价格上涨利好影响,煤炭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贡献净利润同比增长。2、因公司2020年进行了债务重组,利率有较大幅度下降,致本年度财务费用较去年大幅减少。3、预计负债计提数较去年大幅减少。
回看公司历史财务信息,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78亿元、-6.13亿元及-3.32亿元,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自2016年起连续为负。
就业绩亏损的原因,2018年度亏损8.78亿元,主要原因是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食品产业经营亏损所致;2019年度亏损6.13亿元,主要原因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食品产业经营亏损所致。其中截至2019年末公司收购食品产业乌拉圭子公司时产生的商誉3.37亿元已减值为0元;2020年度亏损3.32亿元,主要原因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受资金短缺及疫情影响食品产业停产经营亏损所致。但净利润同比减亏,主要原因为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减少和食品产业经营同比减亏所致。
ST大洲涉嫌虚假陈述,多名投资者索赔
2020年1月,公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查实公司存在多项违规事项:一、未按规定披露新大洲、天津恒阳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新大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陈阳友、刘瑞毅及讷河瑞阳二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债务提供担保的事项。二、未按规定披露*ST大洲为尚衡冠通对蔡某寅的债务提供担保的事项;三、未按规定披露*ST大洲为尚衡冠通对张某宇的债务提供担保的事项。
海南证监局决定:对*ST大洲给予警告,并处3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罚决定公布后,陆续有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为由,起诉*ST大洲索赔损失。
按照公司在今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及部分案件一审、二审判决结果的公告来看,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共发生证券虚假信息陈述纠纷案件115起,诉讼金额1277.26万元。
二级市场上,该股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下跌,目前总市值仅剩16.5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