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一年订购费达千万元,中科院也用不起知网了……
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让知网又一次陷入舆论风波。
知网回应舆论风波:停用消息不实
邮件内容指责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知网目前已暂停中国科学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证券报称,该消息属实,自本月20号开始停用,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
不过有意思的是,知网方面对中新经纬则表示,停用消息不属实。
公开报道显示,知网的使用费连年上涨。最近10年间,至少包括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公开表示对知网的涨价行为“不堪重负”。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知网对高校的报价每年上涨幅度在10%—20%之间。
赵德馨教授:知网道歉后至今无实质性行动
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经济史学家赵德馨起诉知网,认为其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且不支付版权费用。
赵德馨教授起诉知网获赔70多万,当时他表示:“中国知网必须要改革,不能输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
资料图
据长江日报最新报道,18日,赵德馨教授再发声:“知网发布说明向我道歉后,从没跟我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
资料图 图源:中新视频
据悉,知网于去年12月10日发布公开说明向赵德馨教授致歉,并表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妥当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
如今距知网公开道歉已过去4个多月,赵德馨教授被下架的100多篇论文在知网上仍然查不到。“春节前有几位知网的工作人员来(家里)拜访我,但期间没有谈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我把问题提给他们,他们也没有表态,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跟我联系过,上架(论文)的事情也从没跟我沟通过。”“已经这么久了,也没看到知网有什么实质行动,进度太慢了,我估计催他们也没什么用。”赵德馨教授无奈地表示。
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
新华每日电讯曾报道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知网出版,作者本人的稿费最高只能获得100元现金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而作者的论文每被用户在知网下载一次,平台就要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费用,科研机构“一年千万元”的续订费用更可谓天价。
与作者微博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知网超高的净利润。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同方知网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1亿元,净利润超1.9亿元,毛利率达到53.93%。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归母净利润1892.70万元,毛利率51.30%。
从2012年至2021年,国内至少有6所高校均因为知网涨幅过高的原因被迫暂停使用知网,但因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一段时间后,大部分高校又不得不继续与知网合作。
外界对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进行了激烈探讨。
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一司在3月9日回复长江日报记者的网上留言中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核实研究。”
18日下午,央广网发布评论文章《“中科院停用知网”引热议 用不起的知网能走多远?》。
文章称,“不是不能付费,毕竟付费是对知识版权的激励,但如果利用资源优势来攫取高额利润,导致人们用不起,那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店大欺客。我们所倡导的知识经济当然不是这样的。知识经济是门好生意,但绝不能只是门生意,否则很难走得长远。知网是否存在垄断行为,这涉及专业的法律问题,当由反垄断机构或司法机关去判定。然而,称自己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知网,是否该在经济效益之外履行更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