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姚柏臣 编|孟帅
7月18日晚,家居零售巨头美凯龙发布的一则公告引发行业关注:因个人原因,公司创始人车建兴辞去总经理职务,但其仍担任执行董事等职。
随着车建兴的辞任,公司的总经理一职转而交由现任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的施姚峰接任,同时公司拟提名增补徐国峰为非执行董事。纵观2025年,美凯龙年内多次对高管、董事进行人事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车建兴辞任总经理一事,距其5月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仅两月有余。而曾经问鼎中国家居首富的车建兴,去年还缺席多个富豪榜单。
事实上,在频繁进行人事调整的背后,美凯龙近来的业绩状况并不是十分乐观。当下业绩面临挑战的美凯龙,未来能否通过业务优化成功摆脱颓势,备受市场关注。
创始人辞任总经理,年内高层频繁调整
7月18日晚,美凯龙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执行董事、总经理车建兴的辞任报告。公告显示,车建兴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但辞任后其仍在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雷达财经注意到,与车建兴同步辞任的还有李建宏,他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职务。
根据公司实际经营需要,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施姚峰成为车建兴的继任者,其将接棒总经理一职,任期截至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此外,公司拟提名增补徐国峰担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并在其当选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后,担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职务,任期截至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对于此次人事调整,美凯龙在公告中强调,车建兴、李建宏已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做好交接工作,其离任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车建兴可签署董事授权文件等材料,其董事履职情况不会对公司董事会运作造成影响。
作为接棒车建兴的新任总经理,施姚峰随之被推到公众的聚光灯下。公告显示,施姚峰于2023年8月加入美凯龙,担任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
在此之前,施姚峰曾在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司长沙办事处、杭州金光纸业有限公司、厦门建发浆纸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任职,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而此次拟提名增补为美凯龙非执行董事的徐国峰,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他是公司创始人车建兴的妹夫。
据了解,徐国峰在公司有着深厚的任职经历,其历任常州市红星家具总厂厂长、红星家具集团副总裁、美凯龙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至今,徐国峰还身兼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辞任总经理之前,车建兴还曾身陷其他风波。今年5月,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的消息。为保证公司日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董事长李玉鹏在此期间代行总经理全部职责。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近年来,美凯龙管理层变动颇为频繁。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仅2025年,红星美凯龙就发布了6则与高管、董事变动相关的公告。
公告显示,今年1月,非执行董事王文怀因相关工作安排原因,向公司提出辞去董事职务,并同时辞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职务。同日,公司通过公告宣布,公司副总经理蒋小忠离职,其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时间转眼来到3月,郑永达提出辞职,其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继续兼任公司董事。取而代之的是,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的李玉鹏,成功接过董事长的接力棒,并担任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一职。
两个月后,郑永达又申请辞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
6月,公司拟提名增补叶衍榴担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
昔日家居首富“跌落神坛”,美凯龙近年业绩承压
作为红星美凯龙的创始人,车建兴的发家史充满传奇色彩。1986年,年仅20岁的他凭借借来的600元启动资金创办家居作坊,这便是红星美凯龙的雏形。
此后,车建兴逐步将创业方向从家具生产转向家具销售,并走上了连锁化经营的道路。2012年,公司成为行业内首个运营规模突破100家家居装饰及家具商场的企业。
在车建兴的带领下,2015年、2018年,红星美凯龙先后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借此成为中国家居零售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
伴随着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巅峰时期的车建兴一度将中国家居首富的桂冠揽入怀中,但过去一年,车建兴的名字从各大富豪榜单中消失。而车建兴财富缩水的背后,美凯龙近年来正面临业绩持续承压的窘境。
据美凯龙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15.15亿元,同比下滑18.55%,而这已是公司自2022年起连续第二年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
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从上年的盈利5.59亿元转为亏损22.16亿元,而这是公司自2015年登陆港股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的情况。
到了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的态势再度加剧,全年营收降至78.21亿元,同比大跌32.08%,归母净利润亏损则进一步扩大至29.83亿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美凯龙的传统核心业务持续萎缩。2024年,公司的自营及租赁收入为53.6亿元,同比下降21%;委托经营管理收入为14.6亿元,同比下降28.1%;建筑装饰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较2023年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公司年报中,美凯龙将其营收下滑归因于相关产业发展波动,导致商场出租率和租金阶段性下滑,加上公司为支持商户增加了稳商留商优惠,以及其他业务板块项目数量减少、进度放缓等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使得美凯龙陷入业绩持续承压的漩涡。
进入2025年,美凯龙的业绩仍未得到明显的好转。第一季度,公司斩获营收16.15亿元,同比下降23.49%;同期,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5.13亿元,业绩持续承压。
事实上,面对低迷的业绩状况,美凯龙也在积极寻求转型。比如,公司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全平台营销升级,助推战略转型商场经营,涉足新能源汽车展示销售,推进M+高端设计中心建设等。但由于新业务尚处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弥补主业缺口,公司仍面临着不小的增长困境。
有分析认为,对于美凯龙而言,频繁的人事调整既是挑战,也是转机。一方面,人事频繁更迭可能造成公司短期战略连贯性的波动,并对内部组织氛围形成冲击,员工易对企业战略稳定性产生疑虑,这种不确定性会进一步波及团队凝聚力的维系与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新管理力量的注入,也有可能为公司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与运营思路。对于正处转型关键期的美凯龙而言,或将成为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激活增长动能的重要突破口。
有关美凯龙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