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百利天恒中报业绩重挫,572亿科创板首富也有“钱紧”烦恼?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仅1.71亿元,同比暴跌96.92%;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更是狂降123.96%,录得亏损11.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由科创板首富朱义掌舵的百利天恒,于近日交出了一份“惨淡”的半年报。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仅1.71亿元,同比暴跌96.92%;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更是狂降123.96%,录得亏损11.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尽管百利天恒的中报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截然相反。截至9月8日收盘,百利天恒市值达1539.84亿元,仅年内就翻了一倍左右,逆势表现引人瞩目。

随着公司市值一路走高,身为公司创始人的朱义身家也水涨船高,成功问鼎科创板首富。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中,朱义以571.6亿元的身家连续第三年跻身榜单,其财富较2023年公司上市当年上涨338.8亿元。

不过,巨额的研发投入,让百利天恒在业绩和资金层面备受考验。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百利天恒的账面有货币资金31.5亿元,但其总负债高达43.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1.05%。

百利天恒交中期答卷,业绩重回下降“常态”

雷达财经了解到,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百利天恒,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天眼查显示,2023年1月,百利天恒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9年至2023年,百利天恒的营收和归母利润整体呈下行趋势,其营收从2019年的12.07亿元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5.62亿元。

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则自2021年起由盈转亏。到2023年,公司的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达7.8亿元。

转机出现在2023年底,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就BL-B01D1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生效后,BMS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且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全球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这笔交易,直接令百利天恒2024年的业绩“原地起飞”,公司当年的营收同比暴涨936.31%,达到58.23亿元,归母净利润亦狂飙575.02%至37.08亿元。

对此,百利天恒在年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与BMS就BL-B01D1达成的合作协议首付款到账及相关知识产权收入确认,推动营收、净利润等核心利润指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现金流入直接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并提升总资产规模,最终带动净资产增厚,进而影响相关财务指标。

据悉,百利天恒拥有两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于仿制药及中成药的商业化收入、创新药的商业拓展收入及创新药未来的商业化收入。

不过,雷达财经注意到,百利天恒的两大产品——化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近年的营收规模整体呈现持续萎缩态势。

去年,这两大产品分别录得营收3.22亿元和1.6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41%和8.32%,处于近五年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二者去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2.75%和34.24%,同比也分别减少了16.71和3.56个百分点。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公司围绕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保持创新药的高研发投入,以及上年同期与BMS达成的合作协议首付款到账并确认相关知识产权收入,今年上半年,百利天恒的整体业绩再次重回下降“常态”。

据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6.92%,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同期最差成绩;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3.96%,利润由盈转亏。

研发“烧钱”不止,面临资金考验

作为国内前沿的生物医药企业,百利天恒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扎根中国、走向全球、成为跨国药企(MNC),其致力成为在肿瘤用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跨国药企。

然而,创新药的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雷达财经注意到,近年来百利天恒的研发费用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1.81亿元上涨到2024年的14.43亿元。

进入2025年,仅上半年,百利天恒的研发费用便高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90.74%,研发投入总额是营收的6倍多,而巨额的研发费用也成为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财报显示,截至半年报披露日,百利天恒共有15款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及2款创新药处于IND(向FDA或国家药监局提交的试验性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受理阶段,其中3款已进入Ⅲ期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公司正在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其中中国近80项,美国10项。

上述15个在研项目,上半年合计投入9.07亿元,累计投入金额更是高达33.96亿元,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3.53亿元。

尽管2024年收到了BMS公司8亿美元首付款,百利天恒对融资的需求仍然较为迫切。中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百利天恒已将上市以来募集资金的92.46%投入到创新药研发、生产等项目中。

截至上半年末,百利天恒的账面有货币资金31.5亿元,但其总负债高达43.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1.05%。

为了满足持续不断的资金需求,今年5月,百利天恒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7.64亿元。公司承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然而,据百利天恒此前发布的《7-2会计师关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修订稿)》,根据公司未来三年研发及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测算,公司未来三年的资金缺口为48.19亿元。

而公司现有的筹资计划难以覆盖未来资金需求,百利天恒的跨国药企之路仍面临不小的资金挑战。

从大学老师到科创板首富,身家三年暴涨超300亿

回溯百利天恒的发展轨迹,不得不提到公司的创始人朱义。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出生于四川南充的朱义,曾就读于四川大学无线电专业,后前往复旦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朱义进入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投身科研与教学工作。然而,在当时科研经费捉襟见肘、实验条件简陋且设备更新缓慢的背景下,想要开展具有前沿性的高质量研究可谓举步维艰。

于是,朱义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放弃学校的“铁饭碗”,只身闯入商海。彼时,他内心怀揣着一个清晰而纯粹的信念:先通过经商积累资金,待条件成熟时再重返科研事业。

离开学术界后,朱义尝试过多个行业。他做过外贸,还曾在广西北海投身房地产,此后又回到四川做起了建材生意。

完成初步的资金积累后,朱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投身医药事业的初心。1996年,他于成都正式创立了百利药业,即如今百利天恒的前身,迈出了实现科研理想的关键一步。

出于创新药研发高度依赖资金投入的特性,百利天恒在成立初期,便决定将业务重心放在仿制药领域,以积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实力。

1998年,百利药业推出了其首款仿制药产品——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该产品上市后市场表现强劲,曾一度跃居全国同类药品的销量榜首,成为公司早期的明星产品。

凭借这款拳头产品的成功,百利药业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崛起为西南地区仿制药领域的重要企业。

2010年,朱义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带领公司向创新药研发方向转型。他当时判断,未来仿制药市场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利润空间将被极大压缩。

朱义曾经感慨道:“历经多年仿制药领域的深耕细作,公司在确保新产品研产销顺畅的同时,每年仍能稳健积累近1亿元的自由现金流,这为我们的创新药研发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朱义在美国西雅图创立了子公司西雅图免疫(SystImmune),专注研发ADC(抗体偶联药物),由此开启了对抗肿瘤ADC分子BL-B01D1长达十年的研究。

为了创新药的研发,百利天恒投入了大量资源。在高额研发费用的影响下,公司2019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整体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

到2023年底,百利天恒的货币资金仅有4.04亿元,较上年同期锐减近六成。朱义曾用“资金链随时可能断”来形容当时的困境。

转机发生在2023年6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百利天恒公布了BL-B01D1的临床I期数据,一时引发轰动。

据媒体报道,BL-B01D1凭借其精准靶向能力、强效的肿瘤细胞杀伤活性、较低的毒副作用以及克服耐药性的潜力,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

那时,全球前十大跨国药企中有八家就此表达合作意向。此后半年,SystImmune与全球前20的制药公司都谈过至少一遍。

最终,百时美施贵宝(BMS)接受了与SystImmune共享未来收益的合作模式,双方达成了总金额高达84亿美元的重大授权合作协议。这笔交易成为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随着与BMS合作协议的达成,公司次年业绩暴涨,资本看到了创新药的市场潜力,百利天恒的市值也随之不断上涨。

截至9月8日收盘,公司市值达1539.84亿元。得益于公司备受资本市场宠爱的情况,朱义的个人财富也一路攀升。

据《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朱义以571.6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53名,较2023年的身家上涨338.8亿元,稳居科创板首富之位。

而在所有公司总部位于四川成都的富豪中,朱义今年的财富也仅次于海底捞张勇、舒萍的597.2亿元。

在业绩承压的挑战下,朱义后续能否续写他的个人财富传奇,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