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钊丹 编|深海
疫情爆发后,猿辅导狂飙突进,一年内获得4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 35 亿美金,公司估值已超155亿美金,公司宣称全国用户已突破4亿。
近日,将抖音网红包装成“名师”,#四家在线教育机构代言人为同一人#的热搜迅速席卷网络,以“猿辅导”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资质问题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
据雷达财经记者调查发现,猿辅导机构中并非所有老师都具有教师资格证,多位教师介绍下方的“教师资质”显示“教师资格证考试已报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并通过笔试”等,且在低年龄阶段更为明显。
除无证“教师”线上授课外,猿辅导还存在着教师教学年龄与教师资格证取得时间相悖的问题,多位老师在介绍中称已有5、6年的教龄,但教师资格证却是在近两年内取得。教师也并非如宣传所言全是名校毕业,猿辅导在某招聘软件上的招聘要求仅为“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应往届均可”。
在资本的加持下,本应慢成长的教育行业步入快车道,行业乱象频发。目前,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猿辅导的投诉如“不退款”、“课程与宣传不符”、“电话骚扰”等仍在增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在线教育成为了在线‘忽悠’,辜负消费者信任、破坏市场生态的格局,只能是害人害己。”
无证“教师”线上授课
近日,一名陪孩子上网课的家长细心发现,猿辅导App上的“名师”,竟然在作业帮、高途课堂、清北网校四家培训机构同时出现。该名师在猿辅导宣称自己是一辈子的数学教师,在作业帮则宣传自己为英语名师,多重身份自由切换。而事后调查发现,这位横跨数学科的专家级名师,其实只是抖音上一位16万粉丝的“网红”。将抖音网红包装成“名师”,#四家在线教育机构代言人为同一人#的热搜迅速席卷网络。
1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直指在线教育乱象与监管问题。文章中提到,“在线教育存在偏离教育规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和青睐,而是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愈演愈烈的乱象背后,折射出以“猿辅导”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资质问题。
据猿辅导官网显示,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老师共计359人。然而,2020年1月,猿辅导宣布全国用户数超4亿,其正价课用户总数402万。按此计算,绝大多数课程都是由带有销售性质的辅导老师指导完成。
对此,雷达财经记者以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的身份线上咨询了猿辅导App的客服,当问及平台上的老师是否都具有教师资格证时,客服表示“您放心,都是有的。”但据雷达财经记者浏览发现,平台上并非所有老师都具有教师资格证,多位教师介绍下面的“教师资质”显示“教师资格证考试已报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并通过笔试”等。这种情况在低年龄阶段更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猿辅导在线教育中,每类课程配备两位教师,一位主讲老师负责直播上课,一位班主任跟课负责课下答疑,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当记者询问客服班主任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时,客服多次避而不答,而是以“我们这边的老师都有扎实的学科素养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经过层层筛选,都很优秀的”为由蒙混过关。
教龄与教资相悖
除无证“教师”线上授课外,猿辅导还存在着教师教学年龄与教师资格证取得时间相悖的问题。根据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的规则来看,证件编号都为17位数字,且每一位数字都有特定的含义,如前四位是年度代码,指的是认定教师资格年度的编号,2005年取得的证书,年度代码就是“2005”。但据平台显示,多位教师介绍中称已有5,6年的教龄,但教师资格证号码前四位显示的时间却为2019年。也就是说,猿辅导机构中许多老师多为近两年取得的教师资质,而此前系无证教学。
据悉,201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对机构从事授课培训人员资质问题作出明确要求。意见指出:“从事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彼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一些培训机构相当多的培训人员可能没有取得教师资格,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整改的时间是到2020年的6月份,也就是到明年6月份的时候应该取得教师资格在这个时间内,培训人员可以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有能力的、符合要求的,应该能够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在这之后没有教师资格的,不能继续从事培训工作。”
目前来看,猿辅导并未达到教育部所提要求。原则上,未取得教师资格的,培训机构不得继续聘用其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但在猿辅导平台上,无证教师授课现象比比皆是。
然而,对于教师是否需持证上岗,网友众说纷纭。许多网友表示“无资格证不一定教得不好,有证的混饭吃的也不少,这个不绝对”,“教师证也就那么回事,教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教师入职门槛低
为争夺教育资源,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宣传愈发“标签化”,大部分机构都在竭尽全力地渲染“老师”的“清华、北大、人大、师大、复旦”等名牌大学背景。
在宣传中,猿辅导表示,为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每一位想要入职猿辅导的老师都必须符合两项标准:一方面,必须是具有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另一方面必须是985、211等海内外名校毕业,并且录取率约1%。且每位入职后的新老师必须经过长达12周的教学培训。
但据线下调查,在某招聘软件中,猿辅导招聘要求为“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应往届均可”,职位描述包括参与直播授课、线上习题讲解等。在猿辅导App的教师介绍中,也出现了如渤海大学等普通院校,现实与宣传语天差地别。
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在市场极速扩张带来的利益驱使下,应聘教师的门槛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了粗招滥招的现象。一位在在线教育机构兼职多年的大学生向雷达财经表示:“像我这种‘兼职教师’十分常见,只需会说普通话,通过面试和培训,即可上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师资问题外,猿辅导的上课时间也不完全符合规定。
在培训时长方面,《实施意见》要求,线上培训应当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合理设置课程培训时长,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直播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面向小学1-2年级的培训不得留作业。
但通过与猿辅导客服的对话,雷达财经记者发现,猿辅导平台上的课程一般是一次课两个小时,包含两节40分钟的核心课程,剩下的20分钟包括课前回顾以及课间休息。也就是说,除课间休息的10分钟外,学生学习时间远超40分钟。除此之外,有些课程还设置了10分钟到15分钟不等的测试及答疑时间,变相增加了授课时长。
在线教育乱象频发
疫情爆发以来,线下教育纷纷“关停”,教培机构纷纷投身线上的“生意”,在线教育异军突起。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疫情期间多个在线教育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更是达到千万以上。
根据网经社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3468亿元,同比增长21.47%,用户规模达2.69亿人,同比增长33.83%。另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预测,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在2020年达到4538亿元。
随着我国在线教育行业渗透率显著提升,行业再次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加速入局,瓜分这块蛋糕。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此前十年的融资总和。其中,猿辅导累计获得融资约226.72元人民币,占全年行业融资额比例的45.34%。
然而,资本的加入使本应慢成长的教育行业步入快车道,行业乱象频发。
2020年7月,国家网信办针对“学而思网校”APP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突出问题,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会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依法约谈网站负责人,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月16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嗨学网虚假宣传、过度承诺、学员退费难等问题。
10月,优胜教育深陷“退费风波”,被爆拖欠员工工资、多个校区突然停课,家长退费难。12月,学霸君暴雷,被指兼职老师无合同维权难,家长退费难、融资失败等。
今年一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出的“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指出,疫情期间获得井喷式发展的在线教育消费维权问题频现。在线教师资质造假、机构无证办学、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霸王条款、解除合同退费难等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维权愈加困难。
针对在线教育行业乱象,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在线教育成为了在线‘忽悠’,辜负消费者信任、破坏市场生态的格局,只能是害人害己。治理在线教育乱象是一个‘多龙治水’的议题,需要社会各界系统性发力,也需要消费者加强维权意识,提升维权技巧。”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