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主编推荐

净利润连亏6年:股价“狂飙”背后 寒武纪举步维艰

2023/5/22 16:22:28 0人评论 1151 次

不过,股价大涨难掩其面临的产品和财务等多重挑战。从产品来看,寒武纪在售产品虽然有前景,但商业化困难,行业竞争压力巨大,挑战不容忽视。从财务上看,公司多年来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逐渐扩大,且尚未确定稳定的盈利模式。

来源:和讯网

近期,ChatGPT概念狂飙,AI投资突进,寒武纪股票热得发烫。

截至发稿,寒武纪股价较年初已经上涨近280%,市值一度冲破千亿。股价飙升主要是由于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带动下,AI商用普及速度加快,处于算力产业链上的AI芯片企业被认为有望加速成长。

不过,股价大涨难掩其面临的产品和财务等多重挑战。从产品来看,寒武纪在售产品虽然有前景,但商业化困难,行业竞争压力巨大,挑战不容忽视。从财务上看,公司多年来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逐渐扩大,且尚未确定稳定的盈利模式。

归母净利润连续六年亏损创投股东大幅减持

在光鲜的股价表现背后,是寒武纪近6年的惨淡经营。

4月29日,寒武纪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营业收入约7.29亿元,同比增加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2.5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3.14元。

从2017年至2022年,寒武纪营收分别为0.78亿元、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六年合计亏损41.18亿元。

寒武纪表示,亏损主要原因为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所致。

2022年,寒武纪研发费用为15.23亿元,较上年同期研发费用11.36亿元增加34.11%,研发支出远高于公司营收。此外,年报显示,寒武纪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964亿元,较上年同期资产减值损失2451.8万元增加701.17%。信用减值损失为1.172亿元,较上年同期资产减值损失889.0万元增加1218.55%。

实际上,在ChatGPT概念兴起之前,寒武纪股价低迷持续了一年之久,市场对于其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导致长年巨额亏损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止。ChatGPT的出现,将寒武纪再次点燃,但其经营基本面并未改善。在市场情绪狂热、股价暴涨的同时,寒武纪的创投股东仍在继续大幅减持。

3月17日,寒武纪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公告。公告显示,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公司股东古生代创投和国投创业基金,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寒武纪股份不超过597.54万股和739.99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1.49%和1.85%。

日前,古生代创投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7,48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4,300,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本次减持计划数量已过半,尚未实施完毕。国投创业基金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972,003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72%;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730,2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18%。

此外,南京招银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557,412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39%;湖北招银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769,873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19%。

股价“狂飙”背后,寒武纪前十股东份额变化值得关注,从寒武纪最新的披露的财报来看,除了陈天石等少数股东外,机构股东正在疯狂出货,连阿里的持股都从1.74%降至0.76%,下降了1个百分点,套现接近10亿元。

股东套现离场的同时,寒武纪被曝出裁员风波。4月中旬,在招聘平台上,身份认证为寒武纪员工发文称“寒武纪今年会裁员,但无N+1”。同时该帖子还指出,即使没有被裁,奖金和涨薪都会缩水。软件部门几乎停止招聘,仅硬件部门还有少量招聘需求。随后,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公司HRD王海波回应称裁员只针对业绩不达标的员工,N+1薪酬还在存在。业内人士指出,投入高、亏损大,通过裁员来降本增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作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面临的盈利压力非常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巨头当道 突围路漫漫

尽管经营基本面并不稳定,但不可否认,寒武纪仍是当下国内稀缺的AI算力芯片公司。

寒武纪是目前行业内少数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关键核心技术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

云端产品线方面,寒武纪已先后推出了思元290和思元370芯片及相应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训练整机。边缘产品线方面,寒武纪面向边缘计算场景推出的思元220芯片和边缘智能加速卡已落地多家头部企业,自发布以来累计销量突破百万片。IP授权及软件方面,公司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M系列智能处理器,授权给客户在其产品中使用。

但问题在于,国内整体的AI算力芯片行业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寒武纪的技术水平虽然在国内一众芯片厂商中表现相对亮眼,但放眼全球,其所处的赛道上,汇聚了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大厂,竞争对手在产品落地、软件生态以及客户资源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且每年在产品及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大量资金。

以英伟达为例,作为一家成立近30年的芯片公司,英伟达的游戏显卡业务的庞大利润支撑着英伟达持续投入和发展。根据财报,2021 年英伟达研发投入达到 39.24 亿美元。与之相比,尽管寒武纪已经“all in”研发,但由于体量原因,寒武纪在研发上投入仅有十几亿元,与竞争对手在研发资金储备方面有显著差距。

更加严峻的事实是,在赢家通吃的芯片领域,寒武纪的生存空间并不广阔。软件和生态影响力是巨头的天然优势,英伟达核心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其芯片性能,而是从底层的cuda到cudnnQ再到tensorRT,英伟达凭借长久以来的经验积累以及产品推广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件生态,用户对其产品接受度较高,形成了一定的用户习惯。英伟达的GPU芯片和加速卡产品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兴企业的产品导入迁移成本巨大。

此外,芯片技术具有高风险特点。芯片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越能够与更多的下游客户保持紧密联系,从而深度了解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获取更明确的研发方向。这方面,寒武纪由于核心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困难,下游客户数量较少,并不具备优势。

且寒武纪严重依赖大客户贡献销售额。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2.11%、88.60%和84.94%,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主要客户对寒武纪产品的采购量大幅降低或者公司未能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给业绩带来显著不利影响。此外,公司面临着新客户拓展的业务开发压力,如果新客户拓展情况未达到预期,亦会对盈利水平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18 年,陈天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到,“如果智能时代真的到来,难以想象智能芯片不诞生新巨头。我不讳言,寒武纪想当这个将军。”但时至今日,当把视野放到AI芯片领域,巨头可能掉队的迹象并未出现,甚至恰恰相反,英伟达在 AI 芯片竞赛中正呈现出越来越大的领先优势。

从目前芯片市场的现状看,作为整个AI大潮的算力基础,英伟达的A100和H100 GPU正成为抢手货,特别是旗舰级别的新款H100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热炒。目前,英伟达的市值已经达到了6807亿美元,在华尔街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五,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与之相比,寒武纪的拼命追赶却多少显得势单力薄。

智能驾驶前途未卜

如何把技术优势转换成商业化可落地的模式,对寒武纪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在坚持投入的同时,寒武纪也在寻找能支撑公司发展的新业务,获取稳定的收益来源来养活自己,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为了抓住智能驾驶这一机遇,2021年,寒武纪提出了“云边端车”的战略布局,并成立子公司行歌科技负责车载智能芯片的研发。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陈天石首次披露了研发中的寒武纪行歌车载智能芯片。之后,行歌先后获得了宁德时代(300750)、蔚来、上汽以及博世集团的投资。

智能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任务,除了车载智能芯片外,还需要在云端处理复杂的训练及推理任务,也需要边缘端智能芯片在路侧实时处理车路协同相关任务,在统一的基础软件协同下,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

按计划,行歌近两年将先后发布2款芯片,一款是面向L2+市场的SD5223芯片,最大算力能够达到16TOPS,单颗SoC就可实现行泊一体功能;另一款是更加重磅的针对L4市场、可支持车端训练的SD5226芯片,7nm制程,算力高达400TOPS,单颗SoC就能实现 L4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然而去年12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芯片半导体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寒武纪被牢牢“盯死”。安徽寒武纪信息技术公司、寒武纪(香港)有限公司、寒武纪(昆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寒武纪(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寒武纪(西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寒武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寒武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雄安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刚要“露头”的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均被封禁。

本就属于行业后来者的行歌,出师未捷,便遭遇“当头一棒”,前途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寒武纪的盈利模式探索仍旧道阻且长。

更令人担忧的是,寒武纪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没有制造业务、只专注于设计的集成电路设计),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芯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制造这一环节被卡脖子,设计芯片用的EDA软件、IP软核,甚至是成熟的封测工艺等,都很难有国产可替代方案。

在最新一期年报中,寒武纪称,报告期内公司与主要供应商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被列入“实体清单”对公司研发造成的影响程度尚在有限范围内,公司的核心技术来自于寒武纪的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会对公司产品研发及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切换新供应商将产生一定成本,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