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临三年” 大学生知网账号被盗竟被挂网店

mengshuai

· 雷达原创

1054阅读

图片1.png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每逢毕业季的时候,众多毕业生除了沉浸在离开校园的伤感之外,都被毕业论文搞得焦头烂额,在一遍又一遍的改稿过程中,还要担心查重率不过关从而影响答辩。所以,毕业生问候翟天临“翟天临,你睡了吗?我被论文忙得睡不着”成了每年毕业季的必备环节。

翟天临在遭到众多网友的抱怨之后,也再度回应起“不知知网”事件,“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图片2.png图片3.png

无独有偶,除了每年毕业季对翟天临的问候行为外,“知网”账号被盗的消息也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雷达财经注意到,处于话题风暴中心的“知网”,背后的公司其实在做着一门高达数十亿的生意。毕业季论文关联话题的激增,也难掩其背后的争议。

不知“知网”博士后 翟天临高学历人设崩塌

事情要从2019年2月9日说起,这一年也被网友戏称“天临元年”,在一次直播中,翟天临被看直播的观众cue到“知网”,满脸疑惑道“知网是什么东西?”作为北京大学博士后,连几乎所有毕业生熟知的“知网”都没听说过,一下子娱乐圈高学历艺人的人设翻车。

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2月11日晚,北大光华学院发声明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做出处理。2月14日,翟天临通过个人微博发表致歉信。2月15日,教育部回应“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称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2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同意翟天临退站,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查。

并不是说只有通过知网,才能完成学术报告的研究,但如果一个自称高学历且获得相关文凭,即将进入国内顶尖学府的博士后,连听都没听过“知网”,不免让人对他的学历真假进行质疑。

此次事件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对论文抄袭严查,对毕业论文的审核力度也进一步加强,有些往年毕业论文不查重的学校开始对毕业论文实施查重,有些已经在对毕业论文查重的学校则对查重率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前文中提到的不少毕业生对于翟天临一事的颇多不满。

起底“知网”背后公司 年收入达十多亿

“什么是快乐星球”走红网络之前,“什么是知网”可能是这两年互联网被提及最多的问题之一。“知网”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个你即便没有用过,也一定会从同学嘴里听到过的网站。

“知网”,从广义上讲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1997年6月25日,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7年6月27日,清华同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2006年5月30日,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据天眼查显示,“中国知网”隶属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王明亮是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公司合并持股100%,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产品,以及知识资源互联网搜索、共享和网络出版服务。

早期,“知网”还不像现在这样充满商业味道,2014年从一个全民所有制的公司变成了法人独资企业,注册资本从100万追加到3000万,同方股份从清华大学手中接棒,但其实背后实际控制人仍是清华大学。

2019年12月3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收购,获得同方股份21%的股权,成为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同方股份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此次股份转让价款共计人民币约70亿元。

据悉,本次收购事项此前已经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决策通过,于2019年8月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审查,2019年10月通过土耳其反垄断审查,并于2019年12月26日获得财政部批复,短期内双方将完成股权交割。中核称,该项目预计使中核集团总资产增加约636亿元,收入增加约248亿元。

2019年7月18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发布,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46位。2020年7月27日,同方股份位列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第401位。

得益于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知网”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也造就了他几乎垄断的地位。目前,“中国知网”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在同方控股出具的2020年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到,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53.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末净资产19.93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1.93亿,总资产达27.44亿元。在知识内容与服务领域,公司运营的“中国知网”所收录的学术文献总类与数量、期刊数量以及独家期刊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图片4.png

“知网”的盈利能力让人惊叹,但背后的母公司同方股份2018年净利润却亏损高达34.96亿元,2019年、2020年才有所好转,分别为5.38亿和3.13亿。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0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信息业务板块的收入增幅较大所致;公司年度毛利率为21.9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1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所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1亿元,去年同期处置辰安科技产生的投资收益约为5.44亿元,今年没有此类资产处置。

图片5.png

账号盗用、高昂费用、惹上官司,“知网”风波不断

5月26日上午,#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后现电商平台#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武汉某大学的大四学生发现,学校提供的“中国知网”免费账号被盗。经过查询才发现被盗的原因是因为其“知网”账号里附带有免费论文查重机会,被别有用心的商家盗用挂在电商平台上售卖。

但打开相关微博的评论可以看到,让不少用户真正诟病的却是“知网”查重一次所需要的高额费用。正是因为不愿支付高昂的查重费用,许多有查重需求的毕业生才选择了别的途径对论文进行查重,这也催生了大量在平台或网店开展的代查重服务。

网络上对于论文查重费用过高的抱怨其实从来没有停歇过。市面上除了“知网”,其实还有一些竞品网站,如万方、维普等,这些数据库网站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文献期刊等检索下载服务。雷达财经在万方和维普的官网上了解到,两家平台的查重费用分别为25元/万字符和4元/千字(大学生版)。另外,雷达财经还在购物网站上搜索“知网”、“查重”等字眼,可以检索到大量相关店铺和商品,标价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但这些店铺鱼目混杂,难以保证其安全性,有一定风险。

图片6.png

近年来,随着查重需求的增多,再加上“翟天临事件”的影响对于论文查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店铺闻到商机,甚至坐地起价,对查重服务开始涨价,不少网友反应同一家店查重费用比之前涨了好多,甚至接近十倍。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知网论文查重”,出现大量搜索结果,打开其中一家网站——中国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雷达财经询问客服是否是“知网”官网时,对方回复道“本站不是知网官网,官网不对个人用户开放,本站所用的为高校,图书公司剩余查重指标,原文不动提交学校检测,检测结果跟学校基本一致!”

图片7.png

该网站显示,中国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自2008年底正式推出以来,机构用户数量已突破8000家,全面覆盖国内图书出版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大学生培养单位、人事职称评审及相关管理部门,取得积极的管理效果和社会反响,使中国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提高我国学术论文质量”的核心宗旨得到有效落实。若不仔细辨别,很容易误以为是“知网”的官方网站。

图片8.png

“中国知网”市场企划部总经理周丽萍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知网从来没有通过互联网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给全国的期刊编辑部以及(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免费为他们提供检测服务。从我们长期服务的效果来看,应该完全能满足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需求。”

图片9.png

既然“知网”从来没有通过互联网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那么市面上充斥着的查重服务,又是怎么通过电商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呢?

“中国知网”法务总监张毓霞也表示,“通过技术手段比如说黑客技术,然后窃取用户单位的账号;还有一种途径,通过和我们用户的工作人员联系来获得这个账号,我们是不向个人提供的。像我们的用户单位也在协议里明确约定,不能向本单位以外的人员提供查重服务。”

据了解,大部分平台和网店除了提供查重业务外,还提供降重服务。但许多购买了降重服务的用户表示,在降重之后,论文有的改变了原意,有的语句不通顺,导师都读不下去。再者说,这种行为其实本就违背了高校要求学生撰写论文进行学术研究的初衷。

除了查重费用高昂以外,“知网”还曾被一名大学生上诉。此前,苏州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小刘将“知网”告上法庭,2018年5月,小刘对“知网”向消费者设置最低充值金额限制且不办理余额退款一事上诉法院,小刘称自己原本只需要下载单篇论文付费7元,但充值购买后退还余额的过程重重受阻且流程繁琐。2019年1月30日,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最终判决小刘上诉成功。后续,“知网”在其网页端支持自定义充值,更改了最低充值金额。

另外,“中国知网”对于作者的“白菜价”稿酬也颇受质疑。以2008年(含)以后的稿酬支付标准为例,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现金稿酬。在2008年之前博士和硕士论文的稿酬更是低至80元和30元外加其平台的“阅读卡”。

图片10.png

据了解,“知网”每年向高校的报价也在涨,若是高校不按“知网”定的价格续约,就直接断开数据库。这么“霸道”的行径,也正是因为“知网”在业内接近垄断地位才导致的。很多人对“知网”“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行为深表不满。

“当知识变为一门生意,难免会变味。”

正文结束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

相关资讯mor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