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日前,科技巨头华为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专利侵权的消息,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8月6日,传音控股方面向新浪科技回应华为起诉一事称,“我们已注意到相关事项,并将积极应对,全力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
作为有着“非洲手机之王”名号的企业,传音控股看似亮眼的业绩背后,实则暗藏着低端市场饱和、技术短板凸显、面临诸多国际巨头围剿等隐忧。
而由于受到非洲市场增长放缓、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身为传音控股创始人的竺兆江,其财富版图也随着公司所面临的境况起起落落。
“非洲手机之王”再遭华为起诉,研发投入不及部分同行
据媒体报道,6月20日,华为向位于德国的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指控其侵犯“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欧洲专利。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并非是华为首次状告传音控股侵权。早在2019年10月,刚刚登陆科创板的传音控股就曾发布涉及诉讼的公告。
公告中提到,因主题壁纸侵权,公司被华为状告,并遭索赔2000万元。最终,这起纠纷以双方和解告终,但具体细节并未披露。
有声音认为,此次华为专利诉讼,若后续判定传音控股侵权,或将对传音控股的信誉、海外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次再次被华为起诉的传音控股,被外界誉为“非洲手机之王”。过去多年,凭借对非洲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比如针对当地复杂网络环境优化信号、适配黑人肤色的拍照算法等本土化的改良手段,传音在非洲手机市场长期享有较高的份额。
根据IDC数据统计,2024年,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排名第一。公司在南亚市场也表现不俗,如在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排名第一;在孟加拉国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达29.2%,排名第一。
传音控股2024年报显示,公司去年的总营收为687.15亿元。其中,非洲地区贡献的营收高达227.1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约为33.06%,但其2.97%的增速较2023年的6.74%有所放缓。
与此同时,传音控股的净利润增长情况,也显现出一定的颓软之势。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微增0.22%,相较上年的122.93%大幅下滑,而其扣非净利润同比更是下降了11.54%。
对于业绩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传音解释称,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扣非净利润因此有所减少。
而进入2025年,传音控股营收增长放缓的趋势则变得更加明显。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骤降近七成;扣非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64%。
由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额,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额,传音控股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的-1.08亿元变为-7.41亿元。
另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传音虽仍以47%的份额位列非洲手机市场第一,但其出货量同比下滑5%,市占率同比也下滑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其他手机厂商加速布局非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7%,小米、OPPO分别增长32%、17%,而荣耀更是激增283%,首次跻身前五。
事实上,传音过去主要瞄准低端手机市场,但这一市场逐渐饱和,在中低端手机市场,三星凭借“GalaxyA系列”全力攻坚。
小米更是来势汹汹,2024年,Redmi Note 13系列在巴基斯坦一经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80万台,其价格相较于传音配置相近的机型要低出10%,这无疑给传音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
而三星、小米等品牌同时还凭借中高端机型加速蚕食非洲市场,这使得传音在200美元以上价格区间的份额不足8%。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专利数量的较量上,传音控股落后于多个同行。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底,传音控股的专利数量为3882项,其中发明专利有995项。
而同期华为持有的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9.8万件,vivo超过5.07万件,小米也拥有超过3.7万项专利。
2024年,传音研发投入为25.17亿元,仅占营收的3.66%,低于小米的6.57%,更远不及华为的20.8%。研发马力的不足、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传音长期受制于上游供应链,这种巨大的技术差距使传音难以冲击高端市场。
传音背后富豪竺兆江,财富较高点蒸发超百亿
天眼查显示,传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于2019年完成了IPO上市。
身为传音控股创始人的竺兆江,于1992年考入南昌航空大学。同年,几位创业者在宁波奉化联手创立了一家名为波导的通讯器材公司,专注传呼机业务。
1996年,竺兆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宁波,并加入了波导。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机械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并未选择投身于技术领域,而是踏入了销售行业。
他的销售策略别具一格:并非急于推销产品,而是先倾听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凭借过人的销售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仅用三年时间便成为了华北区的首席销售代表。
2003年,竺兆江被提拔为波导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并肩负起拓展海外市场的重任。海外市场的开拓经历,让竺兆江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无限潜力的非洲大陆。但由于和公司管理层存在分歧,竺兆江最终决定离开波导。
2006年,竺兆江携手几位老同事一同创立了传音,迈出了从金牌销售到创业者的关键一步。在他的运作下,传音手机的销量一路飙升,一举成为非洲手机市场的佼佼者,荣膺“非洲手机之王”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传音控股登陆科创板的第二年,竺兆江便以100亿元的财富首次跻身2020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次年,他的财富迎来爆发式增长,飙升至260亿元。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莫测。近年来,受非洲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传音股价震荡下行。
截至8月7日收盘,传音控股报85.1元/股,股价较此前165.31元/股(前复权)的高点跌去约一半,最新市值为970.44亿元。
受此影响,在今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竺兆江的身家已缩水至155亿元,其财富相较2021年的高光时刻足足缩水105亿元。
未来,传音控股能否化解专利危机、突破市场增长瓶颈,延续“非洲手机之王”的名号?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