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前三季度大赚119亿,675亿曹仁贤再夺安徽首富

阳光电源股价仿佛坐上火箭一般狂飙。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最近一段时间,有着“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之称的阳光电源,其股价仿佛坐上火箭一般狂飙。

截至11月5日收盘,阳光电源报200.5元/股,股价较年内最低点大涨接近3倍,最新市值更是攀升至4157亿元,资本市场表现格外亮眼。

而阳光电源股价的喜人走势,离不开业绩的坚实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64.02亿元,同比增长超30%;利润端的表现更为突出,归母净利润达118.81亿元,同比大涨56.34%,盈利能力与规模同步提升。

阳光电源交出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公司在“储能+出海”策略上大获成功。同时,公司目前还大力押宝AIDC业务,试图借此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不过,在阳光电源业绩一片向好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前三季度,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高达9.57亿元,同比增加207.17%。

随着公司在资本市场取得了亮眼的表现,创始人曹仁贤的财富规模也同步扩张。据天眼查信息,曹仁贤作为阳光电源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约三成的股份。

在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曹仁贤与苏蕾夫妇以675亿元身家位列榜单第76名,不仅稳坐安徽首富宝座,其财富规模还大幅领先排名第二的中环新能源余竹云足足445亿元。

储能业务“发威”,业绩大超预期

据10月28日阳光电源公布的最新财报,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归母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大涨57.04%,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放眼今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的业绩同样可圈可点:公司营收同比增加32.95%,达到664.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56.34%,攀升至118.81亿元,仅三个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

此前在半年报发布后,中泰证券曾预测,阳光电源2025年的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40亿元,同比涨幅为27%,目前来看,公司三季报的业绩表现已远超预期。

事实上,阳光电源当前所取得的亮眼业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储能业务的强势崛起。

长期以来,阳光电源主要专注于光伏逆变器的生产研发,该板块也长期稳坐公司第一大业务的宝座。

然而,今年上半年末,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凭借128.4%的超高增速,在营收上成功反超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板块。

不仅如此,储能业务的毛利率也维持在近40%的高位,成为公司当之无愧的最大增长引擎,但相较上年同期微降0.1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第三季度末,阳光电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比暴涨超11倍至99.14亿元,“造血能力”大幅提升。

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的情况,阳光电源解释称,“主要是回款的增长,同比增长140多个亿,当然付款也有所增加,采购付款较同期增加30亿左右,人力成本增加将近十几个亿,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了几个亿,综合来看同比改善90亿左右”。

阳光电源还表示,同时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国内和海外的商业模式和交付条件有所差异,海外回款效率整体更高;公司本身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改善应收账款,比如细化客户的信用管理、后期应收的管理、加强回款力度的考核等,多种方案并行,逐步改善现金流。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得益于全球需求强劲、品牌口碑效应及新品研发投入,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储能发货同比增长70%,收入同比增加105%。其中,海外发货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63%攀升至83%。

中国银河证券还指出,2025年公司的储能出货目标40-50GWh,受益于新能源配储的需求、电网安全以及欧洲动态电价的出台,用户侧需求爆发,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增速约40%-50%,公司有望保持高增。

不过,财报中也显现出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前三季度,阳光电源的资产减值损失高达9.57亿元,同比增加207.17%。

对此,阳光电源在电话交流会上表示,主要是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产品迭代等因素,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约3个多亿;同时,针对部分阳光新能源投资的电站项目,对相关前期投入进行了审慎评估并计提减值4个多亿。

押宝布局AIDC,再谋发展新篇

如今,阳光电源将目光投向AIDC赛道,试图开辟新的增长曲线。从业务推进节奏来看,阳光电源在AIDC业务上的布局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阳光电源称,公司把握AIDC快速发展机遇,依托电力电子技术优势,设立子公司合肥阳光源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AIDC电源业务。

在8月的电话交流会上,阳光电源透露,公司目前已成立AIDC事业部,正在抓紧研发,争取明年出一些产品。

谈及AIDC电源业务的规划,阳光电源表示,公司AIDC电源的业务布局和团队建设是高起点定位,重点瞄准海外市场。公司布局AIDC是全方位的,未来在直流微电网也想提供一些创新方案,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柜内电源也会有考虑。

据10月2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阳光电源认为,AI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电力缺口,而电力缺口有几种解决方案,光储一体的共建形式将成为一种比较快的解决方案。

阳光电源认为,AIDC配大储的方案有着长远的市场优势。根据IEA的判断,到2030年电力需求翻倍,带来配储需求的增加。

阳光电源指出,数据中心存在对电力可靠性要求高、负荷波动大和电力成本占比高三个特点。因此,储能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价值大。

其一,通过储能,可以帮助数据中心解决容量的问题;其二,数据中心波动非常大,需要储能支撑这样一个峰值的负荷;其三,数据中心用电成本很高,通过储能可以调整用电策略实现峰谷套利,降低电费。

在阳光电源看来,AIDC配储的需求在出来,增长趋势也比较确定。对于价格取决于储能的定位,不同的储能时长对应的价格也不同,整体是一项目一议,不同项目、不同厂商也会不同。

从曹老师到安徽首富,最新身家达675亿

阳光电源如今能在行业内取得这般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一位眼光独到、决策果敢的关键人物——曹仁贤。

公开资料显示,1968年,曹仁贤出生于浙江杭州。1993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先后完成本科与研究生学业的曹仁贤,选择留校担任教师。

在学校任教期间,曹仁贤将研究重心聚焦于可再生能源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愈发坚信,理论知识必须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于是,1997年,曹仁贤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学校稳定体面的“铁饭碗”,带着自己多年积攒的8万元积蓄,并四处向亲友筹措资金最终凑齐50万,注册了公司,租下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开始了自己的商海生涯。

然而,创业初期,国内新能源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为了维持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曹仁贤不得不另谋出路——开展传统电源业务。

转机在2002年,针对我国西北部送电到乡的“光明工程”进入关键推进阶段。作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新能源企业,阳光电源凭借曹仁贤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积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

彼时,阳光电源参与了第一个国家“送电到乡”工程项目,它与天合光能合作建设40座离网光伏电站,并提供包括逆变器在内的大部分光伏离网系统设备。

同时,阳光电源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持续突破。次年,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在上海成功并网发电,这一成果使阳光电源成为国内新能源行业最早打破外国技术垄断的企业之一。

此后,曹仁贤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且冒险的决策:砍掉当时作为公司现金流重要来源的传统电源业务,将全部资源集中投入到光伏逆变器业务上。

据媒体报道,当时阳光电源的应急电源业务已跻身行业前三,这意味着公司将失去很大一部分收入,公司内部争议很大。

但从后续的发展来看,曹仁贤无疑“赌”对了,后来他回忆:“这个选择很关键,如果当时再迷恋小电源小市场,那就没有今天的阳光电源了。”

伴随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阳光电源此后一路高歌猛进。2009年,公司拿下国内新能源逆变器超60%的市场份额,登顶行业第一。

两年后的2011年11月2日,阳光电源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不过,心怀远见的曹仁贤并未满足于国内市场的成绩,而是积极推动公司的出海业务。

据国信证券研报,2012年之前,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占率还不足2%。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15%。

据权威数据咨询机构标普全球公布的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排名,阳光电源以77GW的成绩再夺全球第一。如今的阳光电源,已然蜕变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逆变器之王”。

在光伏领域站稳脚跟后,曹仁贤将目光投向储能,试图复制此前的成功。

事实上,早在大约十年前,他便高瞻远瞩地将储能业务纳入公司的业务版图。阳光电源内部人士也表示,对于储能业务,公司内部的关注与筹备其实由来已久。

但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都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到2020年,它的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为0.8GWh,而同期光伏逆变器业务仍在挑大梁,全球市占率约27%左右。

2021年,储能市场迎来剧变,国内多个地区先后发布新能源发电项目按照比例“强制配套”储能系统的要求。同时多个国家电价飙升,尤其是欧洲,“家用光伏+储能”的应用市场快速放量。

而与多数储能企业主打电芯技术争夺客户不同,曹仁贤深知自身优势所在,他打出“三电融合”这张王牌,将电化学、电力电子、电网支撑三大技术打通,虽不参与电芯等核心产品的生产,却可直接为客户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这个选择相当明智,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价格内卷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以宁德时代为例,2025年上半年其储能电池系统的毛利率为25.52%,较2021年的28.52%明显下滑。

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业务却凭借独特的优势,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毛利率(上半年达到39.92%)。

与此同时,曹仁贤近期也积极呼吁行业要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发展主航道。

有了利润和技术的双重保障,阳光电源在储能系统业务领域大展拳脚。2024年,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先后斩获欧洲和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出货量反超特斯拉,位列全球第一,再次书写行业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出炉的《2025胡润百富榜》上,曹仁贤、苏蕾夫妇凭借675亿元的身家荣登安徽首富宝座,财富较上年增长155亿元。

如今,未雨绸缪的曹仁贤又将目光投向了AIDC业务。未来,他能否凭借独到的眼光和卓越的决策能力,带领阳光电源迈向下一个业绩巅峰,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