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年奔走,孙宏斌和他的融创或许快熬出头了。
10月14日,融创中国公告称,公司的“债务重组方案”获得的赞成票人数占比高达98.5%,债务金额支持率94.5%。
这意味着,公司距离境外债务的全面清零只剩下香港法院最后一道关卡。
若法院最终裁决通过,加上此前的境内债务重组,融创预计的整体偿债压力将压降近700亿元,每年利息支出可节约数十亿元。
自2022年陷入流动性危机以来,孙宏斌和他的融创一直走在化债的路上。
据21财经报道,2023年年底,融创完成了一次百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但此后,由于业绩恢复不及预期,加之遭遇债权人的清盘呈请,融创不得不进行二次债务重组。
今年1月,融创完成了145亿元境内债境的二次重组。按照方案,融创削减了其中50%的债务。
一系列“化债计划”的顺利推进,孙宏斌终于看到了曙光。
在融创今年6月的一次股东会议上,已经很少公开露面的孙宏斌出席了现场,他向在场股东表示,融创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下一步,孙宏斌想把融创拉回正轨,目标难度更加升级。
除了京、沪等几个明星项目,融创近年较少开发新盘,销售大幅缩水。截至今年6月,融创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35.5亿元,较高峰下降超9成。
公司坦言,融创的业务骨干流失现象愈发频繁。由于市场持续下行及资金来源受限,员工薪酬仍存在资金缺口。
面对上述局面,在债务重组之际,融创还抛出了一个“团队稳定计划”,准备发行新股,向骨干员工逐年授予股份,作为整体薪酬的补充。
从联想新星锒铛入狱,东山再起创立顺驰却惨遭滑铁卢,最终以融创中国逆风翻盘。有人评价,孙宏斌的人生像个不死鸟。
好在,“不死鸟”孙宏斌手里还握有土地储备的这一张王牌。
截至2024年底,融创拥有土地储备1.24亿平方米,权益储备储备面积8624万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核心一、二线城市。
有市场行业认为,一旦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企稳回暖,凭借这些土地储备,孙宏斌大概率又一次翻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