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宁波“并购王”王剑峰身家较高点下跌41.6亿元,旗下上市公司业绩面临挑战

2025/8/3 22:40:43 0人评论 117 次

此前在2021年,王剑峰家族财富曾创出124.1亿元的高点,最新财富较高点下跌41.6亿元。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有着宁波“并购王”之称的富豪王剑锋,身家出现缩水。

前不久,备受注目的《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发布,王剑峰家族以82.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414位。

雷达财经注意到,2024年,王剑峰家族身家为94.4亿元,据此计算,王剑峰家族财富一年缩水11.9亿元。

此前在2021年,王剑峰家族财富曾创出124.1亿元的高点,最新财富较高点下跌41.6亿元。

目前,王剑峰家族财富的主要来源是A股上市公司均普智能、均胜电子和香山股份。近年来,这三家公司业绩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王剑峰在去年八月因均胜电子违规事项,被交易所点名批评。

王剑峰最新身家82.5亿元,曾是一位艺术生

雷达财经查询资料发现,家族最新身家82.5亿元的王剑峰,曾是一位艺术生。

根据公开报道,王剑峰是学美术出身,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杭州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但因为父亲经营的汽车紧固件小厂面临危机,王剑峰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由此进入了汽车行业。

彼时,浙江汽车零部件产业刚刚起步,只是手工生产与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流水线存在巨大差距,经营汽车紧固件厂的王剑峰苦苦思索着破解之道。这时,一家叫天合的美资企业引起了王剑峰的注意,这家跨国巨头在寻觅合适的中国企业进行合资。

王剑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1999年其与天合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并出任中国区总经理。这段经历,对于美术生出身的王剑峰而言,无疑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开阔国际视野的好机会。

2004年,王剑峰从合资公司离职,创立了均胜电子。一开始,均胜电子强调和整车厂同步合作,共同参与新车型的设计和开发,从而避免了无序的低端竞争。

但在汽车行业浸润多年的王剑峰意识到,高利润、高技术含量的市场几乎都被国际零部件巨头占领,面对海外巨头领先几十年的技术壁垒,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想要完全通过自主研发几乎不可能。而通过海外并购先进技术的国际企业,是“弯道超车”的机会之一。

2007年,均胜电子尝试与德国普瑞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结果却以失败告终。不料一年后,全球金融危机让德国普瑞陷入困境,这让王剑峰看到了希望,决定趁机收购这家汽车电子巨头。

这笔收购直到2011年才完成,均胜以74.9%的股权控股普瑞,一年后均胜收购剩余25.1%的股权,总收购价格为16亿元。通过并购,王剑峰获得了一直渴望的98项技术专利。

2011年12月,王剑峰带领均胜电子成功借壳上市。此后,借力资本市场,均胜电子的并购更加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均胜电子并购德国QuinGmbH,后者是为德系高端汽车品牌提供内饰功能件和高端方向盘总成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2016年,均胜电子成功并购德国TS公司和美国KSS公司,获取了智能导航系统和一系列车载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并将汽车安全类业务纳入版图。

2018年,公司出资15.88亿美元收购了高田旗下的资产,并与均胜电子原有的汽车安全业务合并成均胜安全。

一系列并购之后,公司的规模也迅速膨胀。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3年,均胜电子的营收从33.89亿元增长至557.28亿元;期间归母净利润也从1.84亿元增长至10.83亿元。

除此之外,天眼查App显示,2017年均胜集团出资设立宁波均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这是均普智能的前身,其资产大多同样是通过兼并购买而来。

仅仅5年后,2022年3月均普智能在科创板上市成功,成为了王剑峰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2024年12月,王剑峰正式成为香山股份实际控制人。至此,王剑峰实控三家上市公司。

经过多年打拼,王剑峰积攒起不小的财富。

《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显示,王剑峰家族以82.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414位。

但这并非王剑峰家族财富高点。2021年,王剑峰家族财富曾创出124.1亿元的高点。据此计算,王剑峰家族财富较高点下跌41.6亿元。

财富较高点缩水背后:旗下上市公司业绩不佳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王剑峰家族财富较高点缩水,主要源于旗下公司近年来业绩不佳。

均胜电子是王剑峰家族财富最主要来源。截至7月底,王剑峰持有均胜电子23.91%的股份。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达60.49亿元。

在业绩方面,2024年,均胜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较2023年下跌11.33%。

而在2018年,均胜电子归母净利润曾创出13.18亿元的历史最高点。据此计算,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18年下跌3.58亿元。

均胜电子2018年利润创出高点的背后,公司商誉高企。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因为频繁并购,均胜电子的商誉自2014年的1.17亿元骤增至2016年的74.68亿元,2018年达到81.82亿元,这是公司商誉最高点。

2019年,均胜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大降28.76%。对此,均胜电子解释称,公司在 2018 年完成对高田公司优质资产的收购,期间确认了部分非经常性收益,而 2019 年无该非经常性收益,因此较 2018 年同比有所下降。

2020年,均胜电子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4.45%。对此,公司解释称,系受到疫情与安全业务整合的双重影响。

2021年,均胜电子未能保住盈利局面,公司大亏37.53亿元,同比大降709.13%。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誉雷爆了。均胜电子该年年报显示,公司在2018 年完成对高田公司优质资产的收购,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 8 号—商誉减值》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对汽车安全事业部相关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20.2 亿元,使得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

直到2022年开始,伴随着新能源景气度上行,均胜电子扭亏为盈。

2023年,均胜电子实现营收557.28亿元,同比增长约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174.79% 。

在公司的两大业务中,全年汽车安全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385亿元,同比增长约 12%;汽车电子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68亿元,同比增长约11%。

目前,国外地区是均胜电子的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公司国外地区实现营收421.6亿元,营收占比75.65%,同比增长11.51%。

不过进入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产销量景气度有所下降,尤其是欧洲及日韩区域汽车产量下滑较多,此外欧美车企电动化转型放缓、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全球贸易冲突等因素还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化零部件企业的运营决策难度。

最终在2024年,均胜电子实现营收约558.6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24%;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下降11.33%。

目前,公司商誉依旧高悬。截至2024年年末,均胜电子商誉账面原值94.93亿元,扣除商誉减值准备22.77亿元,商誉净额72.16亿元。

业绩之外,均胜电子市值也较高点大幅缩水。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公司最新股价为18.13元,较最高点39.24元(前复权)下跌53.8%。

王剑峰持股39.68%的均普智能,业绩也不算好。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0.08亿元和-0.3亿元。

而在二级市场走势方面,均普智能最新股价为9.8元,较最高点14.86元下跌34.05%。

王剑峰实控的香山股份,最新市值为44.01亿元,仅相当于均胜电子的17.41%,市值也较最高点出现一定幅度的缩水。

香山股份近年来也遭遇业绩挑战,财报显示,2024年和今年一季度,香山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和0.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67%和49.08%。

曾因均胜电子违规挪用募集资金被交易所批评

财富缩水的王剑锋,还曾因将募集资金拿来“买冰箱、绿植”,被交易所通报批评。

2024年6月21日,均胜电子公告称,公司收到宁波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30 号(下称“决定书”)。

经查,公司存在违规将募集资金划转至一般户的情形。具体而言,均胜电子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智能汽车研究院”)因偿还往来款需要,于 2023年11月1日将募集资金专户中1.46亿元划转至均胜电子一般户。

均胜电子于2023年11月2日、2023年11月3日分别将4000万元和1亿元转回智能汽车研究院募集资金专户,于2024 年3月25日将余款609万元连带2023年11月1日至 2024年3月25日的利息3万元共计612.02万元转回智能汽车研究院募集资金专户。

决定书指出,均胜电子上述事项未履行内部审议程序,也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公司迟至2024年3月28日才披露相关情况。

其次,均胜电子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募集资金,一是募集资金用于非募投项目支出。经查,智能汽车研究院以“用于基本户工资支付等”名义将募集资金从募集资金专户转到一般户,再由一般户用于支付员工日常报销款、代垫上海均胜百瑞自动驾驶研发有限公司(均胜电子全资子公司,非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员工工资、食堂管理费、采购冰箱、净水器以及绿植等非募投项目用途。二是非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使用募集资金。2022年11月17日,智能汽车研究院、宁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从募集资金专户将1.4亿元、6000万元元转账至募投项目合作方上海浦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浦澎),上海浦澎于2022年11月22日将上述2亿元全部转给上海均胜百瑞(非募投项目实施主体),用于上海均胜百瑞支付宁波沪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款。

均胜电子解释称,智能汽车研究院存在使用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募投项目研发部门使用的冰箱、净水器合计1.55万元采购款的情况,公司本应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入,占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比例相对较小。

最后,均胜电子还以自有资金代垫募投项目合作方应支付的募集资金。

基于上述违规事实,宁波证监局决定向均胜电子时任董事长王剑峰,时任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李俊彧,时任董事会秘书俞朝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去年8月13日,均胜电子披露上交所纪律处分决定书。决定书显示,根据宁波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30号查明的事实,公司多次违规管理和使用募集资金,相关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涉及金额较大,反映出公司募集资金存储、使用、监督等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风险,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因此,上交所决定对公司及其时任董事长王剑峰、时任董事兼财务总监李俊彧、时任董事会秘书俞朝辉予以通报批评,并要求公司提交整改报告。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