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日前,太平鸟交出了一份颇为“惨淡”的三季报。这个曾经的服装巨头,似乎正越飞越“吃力”。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减少7.15%,归母净利润暴跌超七成,扣非净利润则更是在大幅下滑467.30%后直接转负。
与此同时,年初至第三季度末,太平鸟的线下门店净关闭264家。而若与2021年巅峰时期的5214家相比,其门店总数累计净减少超2100家。
事实上,早在2021年,太平鸟的业绩颓势就已现端倪。当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微降4.99%。次年,公司的营收开启持续下滑之路,归母净利润直接暴跌超七成。
天眼查显示,太平鸟于2017年登陆A股。2021年,曾备受资本市场宠爱的太平鸟,市值一度超过20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业绩持续走低,太平鸟的市值也一路下行。截至10月24日收盘,其最新市值仅为67.51亿元,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
太平鸟在资本市场上的冷遇,也直接影响着创始人的财富规模。2021年,张江平家族曾以近百亿的身家登上《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但此后却再未出现在该榜单之中。
归母净利润降超七成,太平鸟交“惨淡”三季报
10月23日,太平鸟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从这份财报来看,公司的业绩表现延续了中报营收、利润双承压的情况。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太平鸟的营收规模持续萎缩,同比下滑7.15%至42.17亿元。
在盈利端,太平鸟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73.79%,仅录得0.28亿元。
而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同比更是暴跌467.30%直接告负,录得亏损0.55亿元,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正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下滑超七成的情况,太平鸟解释称,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增加及政府补助减少等影响。
前三季度,服饰运营业务为太平鸟贡献营收41.56亿元,同比减少7.57%,占公司总营收的98.55%。
按品牌划分,PEACEBIRD主打的男装和女装、主营少女装的LEDIN以及童装品牌MINI PEACE,前三季度分别实现16.15亿元、16.64亿元、3.35亿元和5.25亿元的营收。
虽然前述品牌的营收同比均有所下滑,但它们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比分别提升3.85、2.15、6.48和2.59个百分点,毛利率均保持在50%-60%之间的水准。
而整个服饰运营板块的毛利率则维持在58.88%的水平,同比增加3.55个百分点。
从销售渠道来看,前三季度,太平鸟的线下销售渠道更胜一筹,其在报告期内实现31.51亿元的营收,占服饰运营板块营收的75.83%。
报告期内,尽管线下渠道的收入同比减少4.48%,但其跌幅明显优于线上渠道16.08%的跌幅。同时,公司线下渠道62.28%的高毛利率,也大幅领先线上渠道的48.21%。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太平鸟的线下实体门店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仅就门店数量而言,前三季度,太平鸟累计开店240家,但同期累计关店数量却高达504家。
据此计算,前三季度,太平鸟合计净关闭门店264家,其中包括54家直营店和210家加盟店。
截至第三季度末,太平鸟的门店总量为3109家。相较2021年的最高5214家,累计净减少2105家。
在存货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太平鸟的存货规模为17.64亿元,与去年末的17.36亿元相差无几,但前三季度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却高达1.12亿元,同比扩大了71.29%。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太平鸟的营业总成本为41.72亿元,同比下降6.41%,但销售费用却不降反升,同比上升2.86%至18.9亿元,甚至超越了前三季度17.76亿元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总成本的45.3%。
而同期太平鸟的营收却下滑了7.15%,这意味着太平鸟在销售费用上的大额支出,或并没有转化为等价的营收,反而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
业绩持续低迷,太平鸟“折翼”多年
事实上,太平鸟的业绩颓势,早在此前就已悄然露出端倪。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自2022年起,太平鸟的营收已连续多年出现下滑。
时间回拨至2021年,凭借不断扩张的规模,太平鸟的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年净增加门店598家,门店总量一举达到创纪录的5214家。
然而,庞大的门店规模,并未给太平鸟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当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不降反升,同比下跌4.99%,为公司后面几年的业绩低谷埋下伏笔。
2022年,太平鸟的业绩全面进入下行期,不仅营收规模回落至百亿以下——同比减少21.24%至86.0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72.56%,仅录得1.86亿元;而扣非净利润则录得-0.3亿元,系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太平鸟在当年的财报中表示,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公司业绩大幅波动,暴露出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及经营质量存在改善空间,进而推动公司组织和模式变革升级,促进公司从规模增长导向转型为高质量可持续增长。
当时,公司在规模上“重量不重质”,导致增长动能乏力,于是太平鸟将“砍刀”挥向了实体门店。仅在2022年一年,太平鸟就净关闭了189家直营店和354家加盟店。
通过改变过往渠道规模增长策略、主动关闭低效门店,太平鸟希望更加聚焦门店经营质量提升和盈利能力改善,将经营重点转向提升门店坪效和盈利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增长调整好渠道结构。
这一决策基本奠定了太平鸟最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即全力推进公司业务的品质化升级。
公司一边加速关闭低效门店,一边围绕“一个品牌”战略,构筑全新的品牌旗舰店。截至上半年末,太平鸟已在宁波、武汉、杭州、重庆等黄金商圈落地8座旗舰店。
此外,太平鸟还希望以“悦享品质时尚”为核心定位重塑自身品牌,同时围绕产品革新、渠道重构、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四大维度,同步推进“2-5-10”战略,以驱动品牌全域升级。
而“2-5-10”战略指的是,未来2年,公司将深耕“品质时尚”产品内核,稳固盈利基本面;5年内,依托研发中心攻克产品科技壁垒,剑指行业引领者地位;10年内,力求在全球时尚产业版图中占据关键席位。
昔日百亿服饰大佬,连续多年缺席创富榜
回看太平鸟的发展历程,绕不开一手缔造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张江平。
公开资料显示,张江平196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自小便对裁剪怀有浓厚兴趣。长大后,他如愿进入县办服装企业,练就了扎实的裁剪手艺。
1989年,张江平怀揣2000元启动资金,在几年时间里摆摊、创业、办厂,迅速打入宁波当地服装市场,顺利淘得“第一桶金”。
在本地服装业站稳脚跟后,张江平凭借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洞察,果断选择搭建自有品牌,“我们不做传统代工,而是直接切入品牌赛道”。
1996年,太平鸟品牌应运而生。早期,太平鸟聚焦服装设计与渠道销售,将生产环节外包,同时瞄准休闲男装这一赛道发力。
据张江平回忆,“当时我们连缝纫机都没有,但设计团队有30多人,这在宁波是独一份。”通过快速翻单、小批量试错,太平鸟每季推出上千款新品。
2001年,张江平另辟蹊径,带领太平鸟切入女装市场,成为宁波首家专注女装的服装企业。这一布局成效显著,当年企业营收便突破2亿元,一跃成为宁波服装业的“黑马”。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多数企业收缩战线,太平鸟却逆势加码电商渠道。张江平当时判断,“线上渠道不是补充,而是未来。”这一前瞻性布局,让太平鸟成为最早拥抱电商的传统服装品牌之一。
2009年“双十一”,太平鸟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成功尝到电商红利。如今,线上渠道已成为公司重要支柱,今年前三季度,仅线上渠道就为太平鸟贡献了10.04亿元的收入。
2017年,凭借高速增长的业绩,太平鸟成功在A股上市,借此正式走向资本市场。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太平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张江平将上市视为“第三次创业”的起点,在他看来,资金、人才、国际化视野,这些资源让公司有能力对标优衣库等品牌。
在随后的2018年和2019年,太平鸟连续两年亮相纽约和巴黎两大时装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如今,张江平希望太平鸟可以进一步向全球市场拓展,并为公司精心制定了分三步走的全球化路径,即2025年前夯实国内市场,2030年成为亚洲时尚代表,2035年跻身全球一线品牌。
张江平坦言:“中国品牌出海不是‘卖货’,而是‘种草’。我们要让外国人穿中国设计,就像他们穿耐克一样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张江平家族曾以96.3亿的财富,荣登当年的《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但此后几年时间,他的名字却彻底从这份榜单中消失,未能再续此前的财富荣耀。
张江平的财富“滑铁卢”,与太平鸟在资本市场的遇冷轨迹高度重合。截至10月24日收盘,太平鸟股价报14.33元/股,但较54.09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点已跌去七成以上。
当前业绩承压的太平鸟,未来能否顺利飞出低谷?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