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头顶“养猪大王”、河南首富等诸多光环的秦英林,又双叒叕做慈善了。
10月30日,牧原股份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已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并非秦英林或牧原首次展现出如此慷慨的捐赠风范。自2019年以来,秦英林及牧原在短短七年时间里已累计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2亿元。除聚焦教育领域外,秦英林在其他慈善赛道亦有持续投入与突出表现。
回溯牧原股份的发展历程,在秦英林这位“养猪大王”的卓越引领下,公司正稳步从国内行业的领军者朝着全球布局的宏大目标大步迈进。
同时,牧原股份一方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投身慈善捐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秦英林、钱瑛夫妇凭借1870亿元的财富蝉联河南首富之位。与去年1350亿元的财富相比,他们的身家大幅增长520亿元,一举创下历史新高。
就在发布捐赠公告的同一天,牧原股份还对外披露了其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5.52%、41.01%的增长。但若聚焦单季度,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却分别下滑11.48%、55.98%。
“养猪大王”再献亿元善举,慈善版图持续扩张
10月30日晚间,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践行“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资助公益教育、科研事业的建设及发展,公司已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
根据公告,本次捐赠的1亿元资金将分为两部分使用。其中,6000万元将用于资助西湖大学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基础建设、学生培养、学术交流、科研与其他人员薪酬奖励补助以及与动物营养、智慧农业、生命健康、畜牧生产与智慧兽医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而剩余的4000万元,则将用于资助西湖大学参与支持共建的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设及发展。
公告还提到,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担任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兼理事长及西湖大学董事会副主席,董事钱瑛担任西湖大学荣誉董事,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担任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长,本次捐赠构成关联交易。
牧原股份强调,此次捐赠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已是牧原股份及其董事长秦英林第5次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进行大额捐赠。
时间回拨至2019年2月,秦英林以个人名义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亿元对应的259.94万股股票,开启了这场持续的慈善之旅。
2020年,秦英林再次慷慨解囊,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对应市值8亿元的股票。
此后,牧原股份又分别于2023年、2024年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据此计算,七年时间,秦英林及牧原股份累计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的捐赠总额已达到12亿元。
而这笔持续的捐赠,还要从2018年讲起。当时秦英林夫妇从网上的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河南老乡施一公正筹建西湖大学,其"培养尖端科研人才、助力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愿景与夫妇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秦英林随即与施一公取得联系,在电话中明确表示愿意捐款支持。
除了捐赠,双方的合作还迅速拓展到科研层面。2020年7月,西湖大学和牧原集团共同建立西湖大学牧原集团联合研究院,在合成生物、环保、疫病防控、营养研发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
在牧原集团的资助下,“西湖大学牧原强学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包含学生奖学金和学者奖励金。自2022年起,基金设立“牧原学者”奖项,用以表彰积极投身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的西湖大学科研工作者及其领衔的骨干团队。
2023年6月,由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和西湖大学牵头组建的牧原实验室获批成立。在双方前期的合作基础上,牧原实验室在粮食安全、生物降解材料、营养健康及可持续农业发展等国家重大关键需求方面进行布局。
目前,牧原实验室首个引进成果转化项目——牧元安粮年产3万吨异亮氨酸项目已经成功投产,预计年产值约2.4亿元。
秦英林表示,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小品种氨基酸,能够把大豆替代做到极致,可以节省2000万吨大豆的进口,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秦英林及牧原的慈善足迹远不止于此,其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大量慷慨的慈善捐赠。
2011年9月,秦英林以个人名义向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认捐善款6000万元,主要用于教育、养老及新农村建设等。
2015年,秦英林出资1500万元设立内乡县牧原教育基金。2016年,牧原集团又认捐10亿元用于内乡教育扶贫,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确保贫困子女无一辍学,最终圆梦大学。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牧原集团迅速行动,旗下上市公司牧原股份与实际控制人秦英林、钱瑛夫妇共同捐赠人民币2亿元,用于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7月,河南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牧原股份第一时间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用于郑州等灾情严重地区的防汛救灾、群众帮扶、卫生防疫及灾后重建工作。
2022年7月,在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秦英林向母校捐赠10亿元人民币,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
另外,雷达财经获悉,自2015年以来,秦英林积极融入脱贫攻坚战略,在102个贫困县投资575亿元建设扶贫养殖产业,实施"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帮扶15省62县,带动14万户3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单季业绩却现承压态势
就在捐赠公告披露同日,牧原股份交出了最新的财务答卷。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雷达财经注意到,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销售毛利率达18.73%,显著高于同行温氏股份的12.82%与新希望的7.38%,凸显出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
数据显示,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3.1元/公斤降至9月份的11.6元/公斤,降幅达1.5元/公斤,公司计划在年底将成本进一步降至11元/公斤。
就具体销售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销售仔猪1157.1万头,同比增长151%。
财务状况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55.5%,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负债规模较年初减少97.96亿元。
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285.8亿元,货币资金达190.35亿元,较年初增加近21亿元。
然而,若将目光聚焦至单季度的业绩表现,牧原股份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压力。第三季度,公司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公司实现营收353.27亿元,同比下降11.48%;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骤降55.98%。
销售简报显示,9月,牧原股份的商品猪销量、销售收入、价格均为全年最低,其中,商品猪销售均价12.88元/公斤,同比下降30.94%;商品猪销售收入90.66亿元,同比下降22.46%。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整个生猪生产行业的系统风险。
在牧原股份看来,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生猪养殖行业由资本驱动的高速发展阶段迈向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养殖成本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而饲料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是影响牧原股份业绩的不确定因素。今年7月,牧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彼时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中饲料成本的占比在55-60%左右。这意味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其养殖成本和盈利能力。
靠22头仔猪起家,成功问鼎河南首富
在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870亿元的财富蝉联河南首富,其身家较去年增长52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天眼查显示,秦英林夫妇目前合计持有牧原股份54.91%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若以11月5日2700亿元的收盘市值计算,秦英林夫妇所持有的牧原股份对应市值超1480亿元。
回溯秦英林的创业历程,颇具传奇色彩。1965年生于河南内乡县的秦英林,放弃河南大学的保送机会,转投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并于1989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
1992年,27岁的秦英林与妻子钱瑛一同辞去公职,回到家乡内乡县马山口镇,靠着借来的资金买下22头猪仔,正式踏上创业之路。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牧原股份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构建起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最新市值超过2700亿元。
年初在接受顶端新闻专访时,秦英林透露,公司搭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能够深度管理集团300多家子公司,14万员工;200多个饲料厂,1100多个养猪场,10个屠宰厂;220万套智能设备,每天产生10亿条数据,支撑高效精准管理。
而在巩固国内市场优势的同时,秦英林还正加速推进牧原的国际化战略。今年4月,牧原股份宣布,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8%,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
一个月后,牧原股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业务层面,牧原股份已将东南亚市场作为海外布局的重点区域。去年9月,公司与越南BAF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其将为后者提供猪场设计、生物安全等技术服务。
今年3月,牧原进一步深化在越南的战略布局,在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
9月28日,牧原股份与BAF越南农业股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在越南西宁省建设高科技楼房养殖项目及配套饲料厂,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存栏母猪6.4万头、出栏商品猪160万头。
除越南外,牧原的海外合作版图还进一步延伸至泰国。今年8月,牧原集团与正大集团在泰国曼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双方将围绕战略规划、业务整合与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在饲料、生猪养殖、屠宰与食品深加工、人才、资本等领域的深度协同。
在牧原股份看来,海外市场存在发展机遇,公司希望能够将在国内已经验证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复制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海外市场。
有关牧原股份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