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5月27日,一则IPO消息轰动投资界。
继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执掌的金龙鱼杀入A股后,泰国首富谢氏家族的正大股份也即将登陆A股市场,计划募资150亿元。
正大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业务囊括生猪全产业链,其营收规模甚至超过了同期的牧原股份。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正大股份营收分别为281.7亿元、318.8亿元、45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25.8万元、20.1亿元、75.71亿元。
1921年,泰籍华人谢易初、谢少飞兄弟二人在泰国曼谷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华人跨国企业之一的正大集团,英文简称为CP Group,正大股份隶属于旗下。
正大集团在泰国被称为卜蜂集团,旗下拥有正大饲料、正大食品、卜蜂莲花、正大广场、正大制药、正大置地等多个子品牌,业务同时覆盖农牧、零售、制药、地产、金融、机械加工等10多个行业和领域。
我们耳熟能详的《正大综艺》,就是正大集团和央视合作创办,于1990 年开播,是中国传媒领域长寿的综艺节目。
泰国首富谢氏家族
谢易初,原名谢进强,1896年11月22日出生于广东澄海县外砂镇蓬中村(今汕头市龙湖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22年,一场罕见的台风袭击了潮汕地区,谢易初的村子受损严重,几乎倾家荡产的谢易初选择背井离乡,下南洋谋生。
谢易初(左)、谢少飞(右)
那年6月,初到泰国的谢易初靠兜里仅有的8块银元做起了菜籽生意,并和三弟谢少飞创办了“正大庄菜籽店”,这就是正大集团的前身。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占领曼谷,战乱下谢易初的菜籽店只能关门,他和家族成员到乡下避难。
1945年二战结束,谢易初重返曼谷,重新开始经营正大庄,并开始涉足鸭毛出口生意。
1950年,新中国成立,谢易初将正大庄菜籽店托付给弟弟,自己与妻子陈金枝回国,在国营澄海农庄当技术员,参与祖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谢易初和陈金枝,先后育有六个儿子,即正民,大民,中民,国民,华民,民民,由于老五和老六早夭,留下的四兄弟就是如今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正大中国”。
1953年,谢易初的两个儿子谢正民、谢大民回到曼谷,与叔叔谢少飞一起创立了卜蜂集团。
1979年,谢易初的小儿子谢国民成为第一批回到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家,他看中深圳的潜力,开始投资建厂,拿下了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
位于芭提雅的黄金屋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泰国著名旅游景点,这是当年谢国民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斥资20亿为母亲打造的,当年《流星花园》曾在这里取景,聘用了800多位员工打理这个地方。
1989年,谢氏家族进军香港,收购百货公司,涉足金融业,谢氏家族逐渐开始多元化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铢贬值66%,泰铢汇率已经到达崩溃边缘,金融巨鳄索罗斯看准时机临门一脚,套利40多亿美元离场。覆巢之下无完卵,卜蜂集团也遭到重创。
10多亿美元债务告急,上门讨债的银行,冻结了正大的资产,谢国民说,这是他“一生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难”。
在危急关头,谢国民紧急抛售了泰国境内的莲花超市等大批资产,关闭了亚太石化等长期亏损企业。
用家族的食品农牧业稳定军心,在竞争对手纷纷倒下的时候,正大的利润率从5%提升到了15%。
坚定投资中国
早在1979年左右,时年84岁的谢易初就叮嘱几个儿子,“虽然国内现在还很穷,条件也不好,但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回去做点儿事,把养猪、养鸡办起来。”
这才有了那年正大拿着1500万美元来到中国,接连拿下深圳、珠海、汕头三张0001号中外合资企业的营业执照。
谢国民回到祖地外砂镇蓬中村祭祖
短短20年之后,到了1998年,正大饲料在中国市占率达10%,一年生产肉鸡30万吨、鸡苗近4亿只。
谢国民多次表示,中国10年的发展,可能要相当于其他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所以在最苦难的时期,谢国民也没有卖掉中国优质资产,反而加大了投资。
亚洲经济危机后,正大集团更坚定了投资中国的决心。
1997年,在卖掉泰国莲花超市的同时,正大在中国的第一家易初莲花超市在上海营业,正式转战中国市场。
2000年,正大创立中国生物制药,现已是中国十大药企之一,市值超1600亿港币。
2002年,正大广场顺利开张。
经过三代人的苦心经营,如今正大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巨头企业,2019年正大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达到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31亿元)
从2010年到2020年,谢氏家族连续11年蝉联泰国首富宝。
2020年,谢氏家族以总财富3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7亿元)问鼎泰国富豪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