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曾经头顶“中药茅”光环的片仔癀,当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期”。
据片仔癀最新公布的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不仅延续了中报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态势,而且下滑的颓势还进一步加剧。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跌幅由中报的4.81%扩大到11.93%,归母净利润跌幅更是从16.22%进一步扩大至20.74%。
面对这份不尽如人意的业绩成绩单,片仔癀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年初至报告期末医药制造业销售减少、毛利率下降所致。
进一步拆解分析,前三季度,片仔癀旗下三大业务板块的收入与毛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产品维度来看,作为公司核心产品的肝病用药(主要是片仔癀锭剂和胶囊),其营收与毛利率双双下滑,无疑动摇了公司的经营基石。
在业绩承压的同时,片仔癀在资本市场也遭受“冷遇”。截至10月22日收盘,片仔癀股价报181.4元/股,相较于此前473.05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点跌幅超六成。而公司目前1094亿元的市值,较高点更是缩水1700多亿。
三季报业绩承压,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雷达财经了解到,作为一种药物,片仔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时期。而如今的片仔癀公司,则是由成立于1956年的漳州制药厂在1999年改制而来。
10月17日下午,片仔癀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但从这份财报来看,公司的核心财务指标几乎“全线承压”。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片仔癀的营收同比下降26.28%至20.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样不容乐观,同比下降28.82%,降至6.87亿元;而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同比更是暴跌54.6%,仅录得4.38亿元,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将统计范围进一步放大至今年前三季度,片仔癀的财务状况同样难言乐观:营收同比减少11.93%至74.42亿元,归母净利润减少20.74%至21.29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30.38%至18.91亿元。
而在现金流方面,片仔癀同样遭遇困境。前三季度,片仔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4.8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2.53%。
而回溯过去,2022年前三季度,片仔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1.71亿元,是今年前三季度的12倍还多,这意味着公司的“造血”能力大不如前。
对于前三季度交出的这份难言出色的业绩答卷,片仔癀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年初至报告期末医药制造业销售减少、毛利率下降所致。
至于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超六成的情况,片仔癀则表示,主要原因系年初至报告期末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三大业务全面萎缩,核心产品毛利率大降
根据片仔癀披露的财报信息,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主要可以划分为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以及化妆品业三大板块。
在医药制造业板块,公司以片仔癀为主产品,拥有锭剂及胶囊剂两种剂型。同时,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持续推动茵胆平肝胶囊、复方片仔癀含片、川贝清肺糖浆等系列产品的壮大,涉足肝病用药、感冒用药、皮肤科用药等领域。
医药流通业方面,片仔癀致力于构建专业化的营销平台,由“配送、维护”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向“专业营销”经营模式升级,聚力业务模式与机制创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化妆品业务领域,片仔癀拥有片仔癀、皇后、金大夫等多个护肤、洗护品牌。其中,片仔癀化妆品品牌聚焦美白,皇后化妆品品牌聚焦抗衰。
不过,深入剖析片仔癀的营收结构不难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前述三大主营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其中,营收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公司的化妆品业务。前三季度,该板块的营收同比减少23.82%至4亿元。
作为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板块,医药制造业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12.93%至40.16亿元。
此外,公司的医药流通业务,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也下滑8.45%至28.87亿元。
在营收规模缩水的同时,这三大板块的毛利率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前三季度,片仔癀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及化妆品业的毛利率分别为59.38%、8.64%、61.79%,同比分别下滑7.51、4.19、1.2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大业务板块中,医药制造业是唯一一个营业成本有所上涨的业务,前三季度同比增加6.81%。
从产品层面来看,肝病用药对片仔癀整体业绩表现的影响尤为突出。前三季度,肝病用药的收入同比减少9.41%至38.8亿元,其收入占医药制造业的96.63%。
但同期肝病用药的营业成本却高达15.09亿元,同比增长20.64%。受此影响,其毛利率减少9.68个百分点,降至61.11%。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肝病用药(主要为片仔癀锭剂/胶囊)的营收、毛利率双降,主要系天然牛黄前期涨价幅度较大。但其认为,公司肝病用药的增长有望自2025Q4缓慢向好。
浙商证券研报称,渠道方面,高德地图数据显示,2025年9月片仔癀体验馆/国药堂净增加33家,全国达到518家,店铺数同比+24.22%,有望拉动2025Q4的发货。
毛利率方面,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天然牛黄市场价格经过连续两次降价,于2025年10月起已回落至140万元/公斤,相比7月以前的170万元/公斤已下降17.65%。2025Q1-Q3单季度肝病用药的毛利率下滑幅度在逐季度收窄,其预计公司2025Q4毛利率压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从“一粒难求”到价格倒挂,片仔癀不再“受宠”?
事实上,为应对牛黄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片仔癀此前曾多次上调产品定价。
据西南证券研报数据,仅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锭剂产品一共提价19次,零售价从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价幅度超八成。
而片仔癀最近一次调价,可以追溯至2023年5月。彼时,片仔癀发布公告称,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
回顾过往,片仔癀的提价策略曾多次推动业绩实现新突破。据大众证券报,2005年提价当年,片仔癀营收、盈利一举扭转2004年双双下滑局面,并实现大幅增长。
而2020年提价后,片仔癀的归母净利润在次年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同比大涨45.49%。
2021年,许多消费者反映线下药店买片仔癀出现一药难求的情况,片仔癀的价格甚至一度被哄抬至千元/粒。
然而,随着市场回归冷静,如今片仔癀的高定价就略显“尴尬”。尽管公司因牛黄价格仍处高位而未对价格“松口”,但不少电商平台已悄然降价。
据第一财经报道,当前恰逢“双十一”大促,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片仔癀锭剂每粒零售价与官方设定的760元零售价出现倒挂,甚至有的报价低于600元。
雷达财经了解到,在多元化拓展方面,片仔癀当前正不断拓展自身在健康美丽领域的布局,并力推双轮品牌驱动模式,持续聚焦中式成分科研创新,大力发展中式成分健康美白品类。
不过,公司化妆品业务前三季度的营收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且该板块目前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较低,尚未成为公司的支柱板块。
至于医药流通业,虽然其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超过三成,但毛利率过低,导致整个业务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有分析认为,目前片仔癀的业绩仍与片仔癀单品深度绑定。如果未来不能有效调整销售策略和业务结构,其过度依赖片仔癀单品销售的商业模式或将持续陷入瓶颈。
除了商业模式上面临的困境,片仔癀的管理层前些年也动荡不断。2023年5月,漳州纪委监委发布公告称,时任片仔癀副总经理刘丛盛、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均正接受漳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天眼查显示,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为片仔癀控股股东。同花顺iFind显示,2021年4月起至2021年12月,潘杰曾任片仔癀董事长。
2021年4月,片仔癀药业发布公告称,刘建顺因个人身体原因申请提前退休。潘杰为其继任者,但其担任董事长的时间尚不足一年。
此后,2023年8月22日,漳州纪委监委宣布,片仔癀原董事长刘建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十九大后仍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
依据有关规定,经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决定给予刘建顺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接连发生的高层被查事件,暴露出片仔癀在公司内部管理层面存在的不足。叠加今年来公司业绩的全面下滑,资本市场对片仔癀的未来表示担忧。
截至10月22日收盘,片仔癀股价报181.4元/股。相较于2021年473.05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点,股价已跌去六成以上。
目前,片仔癀的最新市值约1094亿元,较此前一度逼近3000亿元的高光时刻同样大幅缩水。
身处业绩与股价双重压力下的片仔癀,后续能否在困境中重新找准发展航向?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